中國科學院日前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取消定量節能減排目標,切實推動各行業向低能耗、高技術水平、高國際競爭力轉型。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汪壽陽在日前召開的“2011年中國經濟預測發布會”上說,建議不要把完成2量的節能減排目標作為根本目的,而是通過節能減排,淘汰一些落后產能,進一步推動各行業向低能耗、高技術水平、高國際競爭力轉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節能減排。
“十一五”期間,由于節能減排目標在設定上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個別地區采取拉閘限電等極端措施,不僅影響了正常的生產和生活,還造成人為供油危機,增加了新的排放,結果適得其反。
中國科學院為此建議,在“十二五”期間,優先發展低能耗、高附加值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行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有效促進節能減排。加快淘汰發電、石油加工、鋼鐵、水泥、造紙、醫藥等行業的落后生產能力、工藝、技術和設備。
與此同時,根據我國的資源條件,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加快發展核能,積極發展水電、風電和沼氣利用,提高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費占比。
在“2011年中國經濟預測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還估算了2011年我國分行業一次能源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根據估算,2011年我國因煤炭、石油、天然氣消費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分別為5636.3百萬噸、1478.5百萬噸和343.1百萬噸,總的因 源消費而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為7457.9百萬噸。
分行業來看,來源于一次化石能源消費 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總的一次化石能源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例排在前五位的行業及其數值分別是: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37.18%;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24.68%;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7.51%;化學工業,7.3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6.45%。
汪壽陽表示,估算2011年我國分行業一次能源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對制定我國“十二五”分<業的節能減排目標和政策措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理劉秀麗教授解釋稱,估算的主要依據一是經濟增長,從歷史數據來看,GDP實際增長1%將使能源消費增長0.54左右,預計2011年我國GDP名義增速為9.8%;二是我國各類一次能源消費結構,從1980年以來,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消費占比70%左右,可再生能源占比偏低,到2010年占比都低于10%,預計2011年煤炭消費占比為69%,可再生能源占比為10%;三是能源在產業間的消費結構。1990年以來,第二產業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一直在70%以上,我國正處于重化工業加速發展階段,預計2011年第二產業增速11%,能源消費量增加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