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為期兩天的中國節能服務產業2010年度峰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來自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住建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8局、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國家節能中心等相關機構領導,全國節能服務公司的代表近800人參加了本屆峰會。
13日上午,中國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副主任諶樹忠進行了主題為“十一五中國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報告”的精彩演講。其中重點談到了“十一五”節能服務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及“十二五”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對策與展望。
以下是相關主要內容:
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喜中隱憂,合同能源管理推行任重道遠
“十一五”節能服務產業取得了眾所矚目的輝煌成就,在新的形勢下,節能服務產業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嚴峻的考驗和挑戰。中國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于2010年底開展了全國節能服務公司年度普查,我們發現,節能服務公司普遍對產業新政策寄予了厚望,以平均50%以上的增長速度鎖定了2011年的經營目標。但是,超過三分之二的公司同時表現出了憂患意識,指出了阻礙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問題,有些還提出了相應的建議,歸納如下:
首先,關于產業政策層面的問題:
一是希望財政獎勵政策進一步貫徹落實,稅收減免政策相關細則盡快出臺。同時希望對合同能源管理的扶持范疇從節能量分享型逐步擴展到節能量保證型,能源費用托管型及融資租賃型。
二是地方政策與國家政策應保持一致。
三是政策鼓勵大型重點用能單位組建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將會形成節能服務行業壟斷,對專業化的節能服務公司形成了行業壁壘。
四是許多小規模節能服務公司因注冊資金不足500萬,不能通過節能服務公司備案,被排斥在政策扶持之外,與能夠享受到國家財政政策的節能服務公司相比,落差進一步加大。
五是希望政府在用能單位誠信方面有所作為,建立風險分擔機制,為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保駕護航。
六是希望在政府機構強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為其他用能行業做出表率。
其次,關于融資層面的問題如下:
一是“綠色信貸”仍處在“雷聲大,雨點小”的階段,遠遠不能滿足節能服務公司的融資需求。這與-多數銀行從行長到信貸員不懂節能,不懂合同能源管理有直接的關系。建議由央行牽頭對國有銀行和商業銀行展開系統長期的輪番培訓及考核。
二是建議成立“中國節能服務產業基金”,以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投融資業務為主,兼顧新技術孵化,風險分擔和股權投資等方面。
三是由于一部分節能服務公司資產規模還很小,無力操作較大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希望能夠引導成立一類針對項目提供反擔保的投資機構。
四是加大推行已經實施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未來權益的交易,質押和保理業務的>度,重點研究以將要實施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預期權益獲得融資的方法。
第三,關于節能服務行業及市場層面的問題:
一是希望節能服務行業組織加強節能服務公司誠信體系的建設和管理。
二是防止合同裨垂芾懟骯熱”帶來的負面效益。
三是建議鼓勵成立合同能源管理第三方服務機構,構建節能服務公司共享的合同能源管理專家服務平臺。
四是加大對用能單位“一把手”在合同能源管理方面的宣傳培訓力度。
“十二五”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對策及展望
(一)把握政策契機,創新發展環境
首先,積極配合政府主管部門落實改善現有各項獎勵政策,加快出臺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繼續開展節能服務公司備案和動態管理工作。其次,緊密圍繞國家“合同能源管理推廣工程”,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重要作用。第三,加強對國家和地方政府貫徹落實情況的調研工作,創造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
(二)創建誠信體系,促進行業自律
在“十二五”期間EMCA計劃組建“節能服務公司誠信評定專家小組”,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逐步建立節能服務公司誠信評定機制,p立規范有序的節能服務市場。
(三)辦好十大平臺,實現服務升級
EMCA十大服務平臺是以“中國節能服務產業年度峰會”為品牌的發展平臺,以EMCA會員部為窗口的管理平臺,以《中國節能服務》雜志為基礎的宣傳平臺,以《中國節能服務網》為載體的信息平臺,以“智光杯”中國節能服務萬里行為主線的市場平臺,以中能聯盟節能減排咨詢中心為支撐的專家平臺,以“中國合同能源管理投融資交易平臺”為依托的融資平劍以合同能源管理為核心的培訓平臺,以“走出去,引進來”為目的的國際交流平臺,以“推廣優秀技術,提升公司品牌,促進合作共贏”為理念的展覽展示平臺。
(四)齊心協力大發展,激情滿懷譜新篇
“十一五”是節能服務產業化蛹為蝶,走向成熟的五年。“十二五”節能產業的發展目標是:節能服務產業實現總產值3000億元,其中合同能源管理超過1500億元,實現節能能力超過4000萬噸標準煤。同時有效帶動節能技-研發創新、節能產品制造、節能工程設計、節能咨詢評估等相關行業和機構的大力發展,加快形成以節能服務為核心的配套產業鏈,成為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的節能環保產業中最重具市場化、最具成長性、充滿活力、特色鮮明的朝陽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