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strike><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strike>
<ruby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ruby>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石油和化工節能網_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主辦歡迎您
手機端
關于我們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節能思考
“十一五”節能考核指標缺陷及完善“十二五”節能考核指標的建議
0
發布時間:2011-01-19 瀏覽數:4367 新聞來源:

 

(山西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總工程師 胡榮華)

 

“十一五”期間,我國把節能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將其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和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提出了到“十一五”期末,萬元國內生產總值(按2005年可比價計算)綜合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總體目標,并將這一目標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約束性指標,分解落實到省級人民政府和重點能耗企業,實行目標責任制考核。

 

五年來,全國節能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為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比較完善的節能法規和標準體系、政策保障體系、技術支撐體系、監督管理體系正在逐步形成。但是,在看到我國節能工作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注意到,我國的節能工作還存在諸多需要繼續改進的地方,特別是節能考核指標體系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一、以單位GDP能耗指標考核評價地區節能工作的缺陷

 

“十一五”以來,我國是以萬元GDP綜合能耗的下降指標來考核一個地區的節能工作成效。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綜合能耗,即單位GDP綜合能耗,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產(創造)>個計量單位(通常為萬元)的GDP所使用的能源,通常以萬元GDP消耗的能源(折算為標準煤)來計算。能源消費的核算范圍既包括全部三次產業的生產、經營及其他活動用能,也包括居民生活用能。計算方法為:單位GDP能耗=能源消費總量/GDP(可比價)。

 

從近幾年節能工作實踐來看,以萬元GDP綜合能耗的下降指標來考核一個地區的節能降耗成效,對節能工作的推進及確保“十一五”節能目標的完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不斷推進與完善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制度的同時,我們也感覺到,用單位GDP綜合能耗這唯一的硬性指標來衡量經濟結構不盡相同、處于不同發展進程的各地區的節能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一)產業結構、行業結構的變化對單位GDP能耗下降的影響比較明顯,技術進步與管理創新對其影響則較小

 

單位GDP能耗的高低,不僅取決于各行業能源利用效率,而且與經越峁固乇鶚遣業結構、行業結構以及行業內的產品結構的變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第二產業一直是能源消耗的主力,單位增加值能耗居三次產業之首。如果一個地區第二產業增加值過快增長,將導致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上升,就會使這一地區單位GDP能耗上升。相反,第三產業屬低院牟業,一個地區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不斷提高,就會導致這一地區單位GDP能耗下降。

 

對于正處于工業化快速發展時期的地區來說,第二產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的增長較快,其占國民經濟的比重較大且會在較長時期內持續上升,將對這一地區單位GDP能耗帶來很大的上升壓力。這是欠發達地區或中等發達地區,即使大力實施節能工程、全力推進技術節能、切實加強能源管理,但其單位GDP能耗的下降作用并不十分明顯的原因所在。而對于處在后工業化時期的地區,單位GDP能耗會隨著第三產業比重的明顯上升而不斷下降。這就導致了發達地區即使沒有采取技術與管理等節能手段,其單位GDP能耗也會隨著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的變動呈現下降趨俊R虼耍單純地用單位GDP能耗來考核,無法反映一個地區在節能工作方面付出的努力與成效。

 

(二)單位GDP能耗不能準確反映企業的技術進步

 

節能的主力軍是廣大的重點用能企業。企業通過節能技術改造,努力降低單位產品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節約能源的真正目的所在。而單位GDP能耗與企業產品單耗關聯度不一致,造成了現有考核體系無法反映企業這種節能降耗成果。具體情況有以下兩種:

 

一是存在企業產品單耗下降反而會導致地區單位GDP能耗的上升。例如,一般來說,高耗能企業的增加值能耗會遠高于全社會單位GDP能耗的平均值。這些企業通過節能技術改造,會有效降低單位產品能耗,產品成本也將隨之降低,競爭優勢得到提升,導致其產品產量大幅增長。從微觀層面看,企業節能量(節能量=單位產品能耗降低值×產品產量)會大幅增加。但從宏觀層面看,雖然這些高耗能企業單產品能耗實現了大幅降低,但由于其增加值能耗仍明顯高于全社會單位GDP能耗的平均水平,產品產量的增加會使其對能源消費總量增加的貢獻大于對GDP增長的貢獻,反而會出現拉動單位GDP能耗上升的現象。

 

二是存在企業產品單耗上升反而會導致單位GDP能耗下降的現象。例如:對高耗能企業實施限產,由于產能得不到發揮,產品產量減少,致使企業單位產品能耗上升。同樣由于這些企業增加值能耗遠高于社會單位GDP能耗平均水平,產品產量的減少,會使得其對能源消費量減少的貢獻大于對GDP減少的貢獻,反而會出現拉動單位GDP能耗下降的現象。

 

(三)全國單位GDP能耗的變化與各省市單位GDP能耗的變化,在方向上和幅度上不存在必然的邏輯關系

 

影響單位GDP能耗降幅的因素很多、很復雜。既有技術、管理等顯性因素的影響,也有結構、價格、市場、供求關系、投資政策、財稅政策、發展水平等隱性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對不同企業、不同行業、不同省市的影響,反映在單位GDP能耗的變化上也是不同的。會出現兩種典型情況:各省市均完成節能目標任務,不一定必然保證全國節能目標任務的完成。反過來,各省市節能目標任務均沒有完成,全國的節能目標也一定就必然完不成。比如:全國各省市目標任務完成了,但單位GDP能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中西部地區的GDP比重上升,就有可能導致全國單位GDP能耗的降幅達不到目標值;另一種情況則是:各省市單位GDP能耗都沒有完成任務,但單位GDP能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中西部區的GDP比重下降了,也有可能導致全國單位GDP能耗的降幅達到目標值。“十一五”期間,單位GDP能耗高的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分別比單位GDP能耗低的東部地區快了1.9和2.7個百分點,在經濟總量上比重上升,出現了各省市節能目標任務完成,而國家節能任務完成困難大的局面,這顯然沒有客觀全面反映我國節能工作的實際,容易造成很大誤解,由于其復雜性,也不易向國際國內社會解釋清楚,使得節能工作陷入被動局面。

 

(四)單位GDP能耗的考核會限制電力、化肥等重要行業的發展

 

隨著單位GDP能耗作為各級政府的約束性指標進行考核,各地在產業發展上普遍采取了鼓勵發展高增加值率的行業,而限制低增加值率的行業發展。電力、化肥等主要行業因種種原因增加值率持續降低,例如,2009年山西省電力 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達11.9噸標煤?包括供電系統、發電行業能耗更高?,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工業增加值能耗達11.7噸標煤,分別是全省同期單位GDP能耗的5.04倍和4.95倍,屬單位GDP能耗較高的行業。一旦遇到像2010年這樣的節能形勢,它們會首當其沖被各級政府 入節能預警調控方案,被迫要求限產、甚至停產。在產業規劃中,一些省市考慮到節能工作的壓力,新上該類項目的積極性也不大。無論是從短期還是從長遠看,單位GDP能耗的考核都會限制電力、化肥等重要行業的發展,從而影響農業生產和正常生產、生活用電。這也就違背了節能工 的初衷。

 

(五)單位GDP能耗考核容易造成節能工作前松后緊

 

單位GDP能耗核算不是過程控制,屬于事后核算,且其核算周期較長。滯后的數據不僅不利于日常能耗監控,而且往往會造成即使能耗出現異動情況,卻不能及時掌握,更不能及時采取相應措施。由于前期不能及時發現問題,亦無法及時檢驗工作措施的有效性,所以很容易將目標留在任務期最后一個階段突擊完成,導致節能工作前松后緊。

 

二、對“十二五”節能考核指標的建議

 

世界各國總體發展規律為:在工業化階段,工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部門,工業比重持續上升;發達國家在完成工業化后向“后工業化”階段過渡,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 日益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部門,第三產業比重持續上升。另外,工業內部各產業的結構也有其變化趨勢,傳統工業化進程中工業結構經歷了以輕工業為中心、以重化工業為中心和工業加工高度化三個發展階段。

 

與之類似,我國不同地區工業化發展程度也不盡相同,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工業化后期(發達地區)、工業化中期(中等發達地區)、工業化初期(欠發達地區)。各省、市、自治區處在不同的工業化發展階段,其三次產業結構比重和發展程度也不同。三次產業比重的不同變化趨勢,會造成單位GDP能耗較大的變化。因此,用單位GDP能耗這個唯一標準去衡量不同發展程度地區的節能工作成效,有失偏頗。針對不同地區在節能考核時,應該據實際情況區別對待:

 

(一)經濟發達地區仍用單位GDP能耗考核

 

發達地區由于產業結構偏輕,其繼續降低能耗的方法主要是通過采用更先進的技術及更科學的管理來實現。用單位GDP能耗考核發達地區,能夠促使這些地區加大節能技術的研發與推廣,加強節能系統管理,不僅可以客觀衡量該地區的節能工作成效,而且也可為全國節能工作的逐漸深入開展積累經驗。

 

(二)中等發達地區采用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考核

 

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即生產一個計量單位的工業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計算方法為: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工業能源消費量/工業增加值。

 

中等發達地區目前正處于工業化快速發展時期,工業占國民經濟比重較大且呈現持續增加趨勢。對于此類地區的節能目標考核,采用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指標考核,可以客觀反映該地區采取節能技術措施加強節能管理的成效。

 

(三) 欠發達地區采用能源消費總量或能源消費彈性系數考核

 

能源消費彈性系數"算方法為:能源消費彈性系數=能源消費增長速度/GDP增長速度。它的含義是,總產出每增長1%時能源消費的增長速率,用以反映能源的需求強度。

 

欠發達地區需要發展空間,特別是要通過以合理的能源消耗來支撐經濟在較長時期內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由于欠發達地區經濟總量小,上一個電力、水泥等經濟社會發展必需的項目就能帶動能耗水平的大幅上升,沿用N十一五”期間的考核指標,忽視了這些地區的發展愿望,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對于此類地區,采用能源消費總量或能源消費彈性系數指標來考核,可以為欠發達地區留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又客觀反映這些地區通過采取節能技術高門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強節能管理以低能源消費支撐N經濟增長的實際成效。

 


 
 

微信公眾號
手機移動端
證書查詢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strike><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strike>
<ruby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ruby>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两个男的打扑克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