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題也挺難回答的,各個方面對節能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給我出的題一個叫新能源產業發展,一個叫節能減排目標。時間短,只能夠談一下觀點。新能源產業,現在看來是一種投資熱點,但是我對新能源投資我經常要勸告不要過熱,因為新能源的發展核心在于怎么去用它,在我們能源消費的比例里如何把清潔能源、非化石能源或者相對比較清潔的化石能源盡可能地增加比例,因為現在中國的能源消費70%左右還是在靠煤炭,世界上煤炭,包括中國的比例不到30,如果去掉中國,比例就20左右,發達國家現在超過30%的煤炭比例的國家幾乎沒有,很多國家煤炭比例不到10%。是這么一個狀態,中國實際上是要在用清潔能源方面下功夫。用清潔能源,就可以看到這方面投資究竟有多大空間。
第一是核電,我們現在新能源里有核電,核電如果做得好,今后每年新增的投建核電站應該達到將近1000萬千瓦左右,而且希望在2005年以后要出現每年新投產大約1000萬千瓦核電,而且到2020年以后,每年投產的核電大約有1200到1500萬千瓦。核電現在大約還要一萬塊錢一千瓦,有的一萬三,個別新的項目上來可能更多一些,成熟的技術可能一萬兩千多。1000萬千瓦乘一萬多,就是一千多億,這囈兇黿ǔ沙殺荊包括人工、土建、買地的費用,也就是這么大的終端市場。同時核電對技術要求比較高,一年就是十幾臺套次,不是誰想進去就能進去。
第二是風電,風電現在發展速度很快,我們一年大約達到了1000幾百萬千瓦的裝機,這是中國自己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用得比較多的領域,這一千多萬,就是弄到兩千萬,現在風電大約要8000塊錢的建成成本,包括買地,包括建這些塔,系統成套以后,一千萬千瓦,也就是800億。太陽能現在比較貴,最便宜的可能要一萬五千塊錢一千瓦,但是現在中國加起來全部太陽能裝機還不到一百萬千瓦,以后按照最積極的規劃一年要搞一百萬千瓦以上,甚至更多。大家可以算算,也就是一百多億、兩三百億,這里也包括買地、工程、各種鐵架子的費用。還有一些生物質能的東西,生物質發電或者生物質造油等等,大量的是技術的投入,現在真正形成產能的還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現在各地都把新能源,特別是剛才我說的這幾種,把光伏作為投資熱潮,想用新能源投入帶動地方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個人認為這個想法不是很科學,它的市場空間是有限的,它能產生的總產值也是很有效的。比如我們現在各地還在使勁投光伏,晶硅的不行了,現在要搞薄膜的,現在中國已有的產能已經占了世界的45%,明年已經450萬千瓦,現在國內用量不到5%,絕大多數出口。現在還在很多地方搞新的太陽能光伏生產基地,很多地方不但要搞中國最大,還要搞亞洲最大,甚至要世界最大。暮蟮慕峁會使中國的產能進一步過剩,最后使制造業的平均利潤率進一步壓縮,因為要競銷出口,要互相打壓成本,因為產能過剩,其他很多的方面也出現過這種問題,產能一過剩以后,就自己殺自己了。實際上中國大量的硅片和太陽能光伏組件進入市場,已經使世界光伏市場價格大幅度慕怠
對新能源的問題,我們現在真正是要解決:第一,科技方面的投入,對知識產牡惱莆眨以及使技術更向實用性進展,克服比如上網和終端利用這些方面的障礙,包括儲電問題。第二,要在下降成本和如何在中國開拓市場方面下功夫。現在中國開拓市場,特別是對于多數可再生能源來講,都是在政策支持下的,明顯比傳統的能源要貴,支持力度,地方政府能拿出多少睦綽蛘廡┕蟮畝西,這個對于可再生能源方面還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中國總的市場,不管核電也罷、風電也罷,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之一,但是想依靠第一部類,也就是能源產業的高速擴張拉動經濟,這本身是不合理的想法。這是一個看法。
另外,節能減排問題。“十一五”期間,現在的官方說法,而且很可能就是如此,20%左右的節能減排目標基本上可以實現。但是20%左右表示不會是20%,因為如果真正正好是20%,說明這個數字是算出來的,是湊出來的,因為我們GDP經濟增長到現在為止是多少,數也沒有說清楚。能源消費也會統計出來一個數,這兩個數如果要湊這個20%,就說明統計上有毛病了,估計就是20%左右,但是不會是個整數。
現在對“十二五”期間的節能減排目標,剛才馮飛同志已經講了,他也說了是現在領導部門的主 認識,認為“十二五”期間可能節能目標搞20%是偏高,但是也不會太低。我個人認為是這樣的,這是一個現實,但是怎么看“十二五”節能目標呢?第一,節能減排目標本身就是個政治選擇性的目標,它不是一個市場經濟,預測能源會消費多少,有多大的技術潛力,預測能源強度就會自動降下來,然后拿預測數字做一個選擇目標,非也。因為市場經濟本身迄今為止每年自然的技術進步帶來的,包括一些結構性調整帶來的能源效率的提高比例大約每年1.1%到1.3%左右,世界三十年平均都是如此。我們現在不管16%也罷,20%,就是每年要達到4.4%,16%就是每年達到3.5%,市場自己不會產生這種狀態。市場在資源真正出現匱乏的時候,或者經濟出現大毛病的時候,就會出現經濟危機了。當然,世界能源價格高速上升的階段,節能率就會相對高,如果能源價格比較低的時候,節能就下來了,也有0.8%的時候。想靠市場,來預測市場,然后定這個目標,本身這個方【筒豢蒲АJ導噬俠唇玻節能減排目標,投資拉動式的、重化式的經濟增長到底采取繼續的方式還是想用某種指標把它制約一下的方式,是這樣一種選擇。
從“十一五”期間來看,節能的確搞得非常累,難度不小,特別是各地負責節能的同志都累得夠嗆,因為過去統計局的能源數字愿意怎么寫就怎么寫,沒人折騰他們,現在成了保密數字,提前一天都不能拿出來,拿出來怕一說節能目標沒完成就找他的茬。搞節能的人又管不了投資,地方領導首先還是要把GDP搞上去,GDP要高,就得多投資,多搞建設,多搞建設就要拉動鋼筋水泥,拉動建材,于是能耗就要上來。所以這兩個目標本身就是互相矛盾的,特別是我們這種連7%都嫌慢,10%都嫌慢,12%都嫌慢,錘15%這種增長率的時候,后面幾個百分點完全是靠超額投資推上去的。而超額投資還不是投到科技、不是投到教育上,因為那個見效慢,超投資都是要搞房地產,去搞基礎設施建設,先把鋼筋水泥堆上去,去挖礦山,去搞土地開發,這種增長模式和你的節能減排就是互相制約的東西,你想搞那么快,節能就很難做上去,因為后面幾個百分點是靠高耗能推上去,不是真正生產率的提高。這種資本增值靠土地投入、靠資源投入是不可避免的,這兩個目標打得很厲害,使地方領導又有問責制,一邊要有高的GDP,一邊又搞4.4%,這樣就處于非常難過的狀態。
國務院因為說這個約束性指標,到今年年初,國務院“三令五申”,總理也開了會,也給各地打了招呼,l省省長跟各地市簽生死文書了,說我掉烏紗帽你也得掉,最后有些地方就開始拉閘限電了,給人把工廠關了。實際來講,我個人看法,節能減排這個目標,第一,并沒有使“十一五”的經濟增長受到重大影響,我們現在還保持10%、11%的經濟增長,難道就說這就是節能減排把經濟增長妨礙l嗎?我想沒有妨礙吧。這個11%在全世界來講就是超高經濟增長速度。節能減排并沒有制約經濟發展,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經濟結構的某種變化,對這種擴張式的經濟多少有所制約,同時從節能的投入來看,盡管各地,加上中央投了幾千億進去,但是和我們每年二十萬億的投資比較起來,是非常小的一個數字,這點數字造成了我們能效的重大提高,也推動了各種方面的技術進步,有什么壞處?一點壞處沒有。同時,包括高耗能產業的技術進步,在“十一五”期間是非常明顯的,我們和世界單位產品能耗的差距明顯縮小,技術進步明顯加快,沒有節能減排的目標,沒有這么大橇Χ忍蘊落后,根本做不到這樣。同時從節能的投資項目的比較來看,絕大多數項目都是在幾個月之內回收,一兩年之內回收,甚至三年以上的節能項目基本上沒人做了,所以節能投資效果是非常明顯的。現在問題就是因為節能減排這個目標是一個所謂的“官帽”的目標,但是也不見得把歉齬侔樟耍總的來講它是一個約束性的目標,對官員形成目標責任制有考核,中央也比較認真,所以地方現在紛紛提出“十二五”期間節能目標不能定高了,怕完不成。我認為這是不好的現象。
現在“十二五”期間,各地報的,三十個省市據了解只有一兩個省市要說按照8%的增長來搞“十二五”,大多數省是按照10%、12%,甚至想五年翻番,在這么搞,哪有這么大的生產率提高,哪有這么多的資源投入和土地能源能夠支撐這么高的增長率呢。我覺得現在的經濟上,中國有一部分同志有“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這種大躍進的思想,認為經濟只要你有不怕經濟不增長,就怕你想不到,你想得到,經濟就可以增長那么快,我覺得這已經否認經濟本身有規律。我們今天就是討論,這樣對能源來講,在“十二五”就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能源到底怎么辦?如果經濟增長真是14%、15%,就這么靠投資,不管蓋東西有用沒用,就把鋼筋、水泥拉上去,確實能源,不管總量控制也罷,還是能源節能目標也罷,都是很有壓力的。但是我也感到,“十二五期間,高耗能能不能繼續往上擴張,現在說可以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為中國的高耗能產能已經太高,我給大家念一下,鋼鐵的產量,粗鋼產量占世界份額達到46.6%,超過第二名到第二十名的總和。鋼材產量6.96億噸,超過世界產量50%。水泥產量16.3億噸,達到世界份額的50%。電解鋁產量我們已經搞了將近1300萬噸,達到世界份額60%。銅的產量,我們占到世界份額25%,但是加上進口還有一半,我們消費世界金融產量50%,煤炭產量30多億噸,現在占世界份額將近50%。原油產量當然現在還不夠多,消費量已經占世界11%了。乙烯產量是世界第二,但是我們消費量可能已經到了世界第一了。化肥產量6600萬噸,占世界份額35%,我們才產了20%的糧食。塑料產量4479.3萬噸,到底占世界多少,我估計有一半。玻璃產量5.7億重量箱占世界份額50%。所有這些原材料大約是40%-50%,全世界都在中國造了,而且大多數都在中國用。其他終端產品,汽車現在是占世界產量25%,造船占世界的34.8%,新接訂單占世界份額的60%,微機產量1.8億臺,占世界份額60%,彩電產量將近1億臺,占世界份額的48%,冰箱產量將近6000萬臺,占世界份額的60%,空調產量8000多萬臺,占世界份額70%,洗衣機產量將近5000萬臺,占世界份額的40%,微波爐產量6000多萬紓占世界份額的70%。手機產量6億多部,占世界份額的50%,棉紗產量2000多萬噸,占世界產量的46%。化纖2700多噸,占世界份額的57%。
所以,再去擴張制造業,中國現在不到世界人口的20%,所有產品都是50%,中國人自己用,應該很富裕吧。實際上我們大量產品都出口了,我們很多產品的出口占生產能力的40%到90%,包括新能源產品,光伏95%以上出口。這種經濟結構的不調整,我感到“十二五”繼續擴張產能的話,會造成制造業附加值進一步被壓縮,我們會走上一個惡性的循環。“十二五”,高耗能產品的產能擴張可能已經達到該飽和的時候了,我們現在50%的能源是高耗能產品在消耗,高耗能產品如果增長速度有明顯變化,能源消費的速度會有明顯變化。現在說出來,很多人不信,說咱們看,是不是鋼鐵從6億噸還會變成7億噸、8億噸,甚至更多,我們現在年均建筑物面積,將近60億平方米,我們建成面積只有十幾億平方米,我們現在在建已經可以三四年蓋出來都夠了,還可以再擴張嗎?我覺得大家要去看各地的政府建筑物,大量的高樓大廈和商鋪,富余已經很多了,我們能不能再去靠這種大量的從居民性的住房,現在是在大搞產業園區叫做產業性房地產,也已經搞得非常多了,有很多也是空閑的,或者說超前的。我們再去擴大這方面的規模,我感覺非常困難。所以,能源真正的問題不在于能不能供應的問題,供應娜灰燦形侍猓比如說煤炭挖了30多億噸,死人是不可避免,環境破壞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你不怕死人,不怕環境破壞,不怕后代抱怨,我們還可以再多產點煤炭出來。但是現在的市場本身有可能出現結構性的重大變化,究竟會不會有這個東西,但是這個要看“十二五”的發展,一兩年哪謨Ω糜斜冉洗蟮畝四叱隼礎5是中國的經濟這么大,想轉彎不容易,像各地還想搞15%的年增長率,12%的年增長率,投資熱勁還是非常大的。但是投資如果搞不出來它的市場,這個投資的風險性就逐漸加大了。如果中國經濟出現自我教訓性的困難,我希望中國不要出這個問題。現在中央某隼醋變發展方式,擱到能源方面也同樣,能源的投資現在的風險度比以前是明顯加大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