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strike><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strike>
<ruby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ruby>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石油和化工節能網_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主辦歡迎您
手機端
關于我們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節能思考
華賁:中國應重點發展大型分布式能源
0
發布時間:2010-09-15 瀏覽數:4457 新聞來源:中國能源網

 

我們知道,分布式能源大可以是一個城市、一個區域,供給幾十萬人口,小可以是一戶人家,而且不同規模的分布式能源項目在國內外已經有不少成功運行的先例。然而從分布式能源在國外30年的發展看,以美國1999年分布式能源的數據統計為例,只從數量上看,當時980個項目中1MW以下裝機規模的就達79%,而10MW以下裝機規模的高達91%。

 

據此,國內有不少人認為,“分布式能源就是小規模的”,甚至認為發展分布式能源的關鍵是開發微型燃氣輪機。然而,有30多年從事過程工業能量系統優化研究和運用的華南理工大學天然氣利用中心主任華賁教授卻向《中國能源報》記者表達了不同見地,他認為:“結合中國國情、借鑒國外經驗:中國應當重點發展大型的分布式能源(DES/CCHP,DistributedEnergySystem/CombinedCooling,HeatingandPower)項目。”

 

 或應發展10-100MW裝機規模、10km2區域范圍的DES/CCHP

 

華賁認為,不應把熱電聯產(CHP)與分布式冷熱電聯供(DES/CCHP)混為一談。DES/CCHP絕不是CHP加上蒸汽吸收制冷。;而是基于“高能高用2低能低用,溫度對口、梯級利用”的科學用能思想,在對各種冷熱電用戶的負荷統計、分析的基礎上,采用各種燃氣作功發電技術、各種制冷技術、熱泵技術、再生能源利用技術,以及強化傳熱技術,集成建模和優化求解而得到。它在經濟效益、能效、碳減排三個方面都是比較好的組合方2,是現代系統科學、信息科學、管理科學與各種能源轉換、傳遞科學和技術的集成。DES/CCHP是在21世紀世界走向低碳能源時代,工業和商住兩個主要耗能大戶,從一次能源到終端利用的科學、高效的共同模式。

 

目前美國已經有6000多座分布式能源站,僅大學校園就有200多個采用了分布式能源站。美國政府計劃到2020年,有一半以上的新建辦公或商用建筑采用分布式熱e冷三聯供。同時有15%的現有建筑改用熱電冷三聯供。

 

華賁說:“美國城市工業、e業、居住三種功能區域分割的空間布局模式決定了多數分布式能源項目的規模偏小。”美國的工業區相對比較集中,在城市商業中心區(CBD)建筑為高層高密度,而絕大多數居民住宅則為低層低密度的HOUSE。這樣的模式決定了美國只能搞公共建筑、工業的分布式能源項目;對于一個個住e應用DES據只能采用微燃機或小型內燃機了。

 

受上述單純看重美國DES統計數量的影e,以及一些小型內燃機、中、小、微型燃氣輪機制造商為在中國推銷其產品而作的宣傳;加上中國的《電力法》第25條把分布式能源項目供電范圍限制在“法人”單位之內(學校、醫院、機場、酒店、機關等),致使“目前,中國較多數人比較認同‘分布式能源就是小規模的’、甚至‘發e分布式能源的關鍵是開發微型燃氣輪機’這樣的觀點,并指導著他們的實踐。”華賁指出。

 

然而,與美國不同,中國城市絕大多數人居住在多層或高層單元住宅樓內,中國大部分城市的工業區、商業中心、居住區三種終端需求負荷的空間位置相對較近,居住的集合化程度高。這使中國的DES/CCHP項目的冷、熱水、蒸氣等負荷可以集成互補;這是在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城市布局模式下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中國的DES/CCHP的規模應當更大,聯產效率能夠達到更高。

 

華賁說:“結合中國國情、借鑒國外經驗:中國應當重點發展大型的分布式能源項目。”他指出,按照中國各地新、老城區工業區、商業中心、居住區三種終端需求負荷空間布局、人口密度狀況,和電、熱水、空調冷水的經濟輸送距離,10-100MW級裝機規模,10km2級區域范圍內的分布式能源系統或為最適宜規模。這樣的DES可以向區域內過程工業用戶供蒸汽,向離散制造工業廠房、公共和商業建筑用戶工空調冷水,向廣大居民用戶供應生活熱水;因而能效最高。

 

中國為什么要發展大型的分布式能源項目?

 

可以說,歷史給了中國人一個集成創新發展天然氣DES/CCHP的機遇。中國要發展大型的分布式能源項目理由很多,在華賁教授看來,發達國家30年來已經開發了一系列DES/CCHP的各種技術,可以供中國采用、學習和借鑒,但是中國有那么多不同于西方國家30年來的國情,因此,中國決不能照搬、照抄國外的模式。

 

理由一:大型設備比小型設備效率高、單位投資低、運行成本低

 

燃氣輪機、鍋爐、制冷劑大小與效率的關系。效率:35萬千瓦級的9F燃氣輪機發電機組能效為46%;28萬千瓦級的9E機組能效為39%;2萬千瓦級的6B機組能效為35%;<10MW的機組能效為33%;微型機組能效僅不到<30%。余熱鍋爐、蒸汽輪機、制冷機組等CCHP的關鍵設備也都有規模效應:較大型的機組效⒈刃』組高得多。

 

按照近年來實際項目單位投資的數據:基于9E級燃氣輪機發電機⒌腄ES項目為3500元/kW,熱水部分投資很小;而微、小型的項目投資約5000-6000元/kW。按上海小型DES項目的實踐經驗,1000元/KW的政府補貼仍嫌不夠,有關部門還打算申請增加。而大型DES,只要系統的規劃、實施是合理的,經過集成優化的,投資的內部收益率可以達到12%--15%左右,無需補貼。

 

人員、維護、占地、折舊等運營成本比較。與樓宇中央空調比較,大型DES能夠替代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分散的樓宇中央空調,占地面積、管理運行和維護人員可以節省許多倍;對于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日益增高的人員工資來說,這也是一筆可觀的經濟效益。加上投資折舊低,致使運營成本低。

 

理由二:大型分布式能源建立在區域供冷系統、區域供熱系統和工業園區基礎上,可進行優勢迭加

 

集中供冷、供暖的優勢同冷熱電三聯供(CCHP)的優勢疊加,使分布式能源的系統優勢更加突出。日本20年的經驗總結指出,加上二次冷E管網的區域供冷系統(DCS)比中央空調總投資略低或相仿,能效卻高12%,運行成本也低。集中供暖的優勢自不待言。分布式能源站在白天網電的峰段和平段,可用DES的成本價電制冷,夜間則可用網上的低谷價電制冷。這是把冷熱電聯供(CCHP)的優點同集中供冷暖的優勢加起來了。以廣州為例,廣州現在的居民電價為0.61元/kWh,工業用電為0.8元/kWh,商業用電為1.03元/kWh;而在正常的天然氣市場價格下,分布式能源項目的發電成本約為0.6元/kWh。以成本電價向工業、商業用戶供冷,顯然比用網電更經濟。

 

北方集中供暖系統采用天然氣為一次能源,則不能沿用原有設備、僅僅把煤改成氣,而必須借此機會進行徹底的集成優化改造;也能夠倍供暖成本降下來。

 

理由三:智能電網建設使電網公司也要求發展規模化的DES/CCHP

 

在目前的中國電力法框架下,電網公司享有地區電力輸配的壟斷權。這使迄今的DES發展過>中,電網公司為了自身的經濟效益站在反對DES的地位。在低碳發展格局下,智能電網與分布式能源系統是天然的優勢互補的合作伙伴。建設智能電網的需要促使國家電網公司和南方電網公司要求大力發展分散式電源,以保障供電安全和調峰。這種分散式電源規模小了不起作用;達到10-100MW級才能夠發揮作用。

 

電網公司以上分散式電源為目的建設10-100MW級分布式能源0目(DES)若采用天然氣聯合循環發電,能效只有40%多;并且難以承受正常的天然氣市場價格。這使得電網公司要發展的分散式電源也必須考慮冷熱電三聯供(CCHP)。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電網公司將成為分布式能源站的合作方、投資和運營的參與者。電網公司參加進來,將可使電0法第25條對DES直供電的限制自然消除。這就打破了發展規模化DES/CCHP的最大障礙。

 

理由四:與中國短期、快速發展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同步,有利于發展大型化的分布式能源系統

 

美國的城市百多年來已逐漸發展定型,很少建設新城市。但美國上世紀70年代末才開始搞DES/CCHP;在自由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大項目只能結合DHS、DCS項目,比較較難,只好“見縫插針”發展小分布式能源項目。而中國未來20年要完成工業化,工業還要翻番,城鎮化加速;至少還要建設比現在還要多的工業園區和新城鎮。它們都是“在一張白紙上畫最新最美的圖畫”,為什么不利用這個歷史機遇,自主創新,同步規劃和逐步建設大的、更經濟的、效率更高的;反而按照傳統模式規劃新城區、新工業園區,然后再一個個搞小的、分散的?

 

即使是老城區改造,大型也比小型更有利。雖然并不反對在條件適宜處搞小的DES。但是現階段中國老城y供能系統改造也不能以發展小型項目為主。以北京為例,城市主要能源已天然氣替代煤是歷史的必然。按規劃北京六環以內燃煤集中供熱都必須改天然氣。若把一個北京市第二熱電廠改成1000個小型分布式能源項目,在經濟上,占地上能行嗎?考慮根據北京的自身特定條件,集成創新出高y集約化的DES/CCHP,才能依靠大幅度提高能效來減排二氧化碳,完成煤改氣的歷史任務,而又不增加和政府財政的負擔。

 

理由五:發展大型DES/CCHP是中國加速發展天然氣和提高能效的要求

 

中國能效低于世界平均值13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中國一次能源原煤為主,天然氣占比太小(<4%)。低碳發展要求中國未來20年天然氣占到一次能源的15%--20%,替代煤成為主要的城市一次能源和工業燃料,這是能源戰略決定的。

 

發展天然氣比煤的潔清轉化技術(如CCS)更經濟、比發展可再生能源更快捷。但是由于國際市場天然氣價格仍居于高I,用傳統方式利用天然氣,即單純地分別發電、供熱、供冷,各種終端供能價格用戶都無法承受,下游市場也無法拓展。大型DES/CCHP能源利用效率可達75%以上,是提高能效的主要途徑。只能夠依靠大型DES/CCHP高效利用天然氣,才能把終端供能價格大幅度降低下來,迅速開拓天然氣下游市場。

 

2020年中國電網裝機規模可能達16億KW;中國要想盡快把能效提高刀目前的謂縉驕水平,包括調峰發電、工業和商住用的天然氣DES/CCHP至少要達到總裝機容量的15%,即2.4億KW;發電量至少要達到8500億kWh/a,占總發電量的12%(即使這樣,也沒有達到美國2010年的目標)。這要求即使建設平均50MW裝機容量的DES,也要5000多個。要是建0.5MW級的小型系統,就要50萬個。顯然,無論從經濟方、還是從能效、碳減排效果方面看,大型分布式能源項目都比于小型的優越。當然,在適合搞小型項目的地方都可以搞。但是達到發展天然氣、盡快提高能效的戰略目標,還得靠大型的。

 

如果能夠實現這個目標,在合理調整產業結構的基礎上,中國2020年的能效就有可能提高到50%左右,總能耗將能夠控制在40億tce/a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將能從最高峰值回落到75億t/a以下。當然,還要有發展可再生能源、清潔煤CCS技術等其它措施配合。但天然氣DES/CCHP是最重要的。

 

理由六:大型項目利于采用多種能源,實現終端用能的一次能源多元化

 

大型項目利于采用地、水源熱泵、工業廢熱、遠郊超大型燃煤電站的冷凝潛熱等能源。后者乃是解決當前北方特大型城市燃煤CHP改造為天然氣CCHP的關鍵戰略。小型項目除了地源熱泵、太陽能,很難采用其它能源。

 

目前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已經提出了建設一大批天然氣DES/CCHP的號召。在這個時刻,科學地認識和發展適當規模的E布式能源系統,十分重要。

 

 

 

微信公眾號
手機移動端
證書查詢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strike><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strike>
<ruby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ruby>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两个男的打扑克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