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廣州市環保局、廣州市教育局等部門聯合主辦的以“迎接亞運會、創造新生活——深入開展廣州市全民環境保護大行動”為主題的廣州市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活動在英雄廣場隆重舉行。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蘇澤群向市民發出倡議,“每人每年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
“節能減排,低碳生活;保護環境,拯救地球”,作為人類共同利益所在而經少數先知先覺者多年呼吁的口號,如今逐漸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生產、工作、生活中的自覺意識。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蘇澤群向市民發出倡議,“:人每年少買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以說非常正確,十分重要。另外,廣大市民們響應蘇副市長號召的同時,也可以向市政府、向全國各級政府,發出相同性質的倡議。
譬如倡議選購小排量汽車作為公車,排氣量為1.3升的車與2.0升的車相比,每年可節油294升,相應減排二氧化碳647千克,全國400萬輛公車換成小排量的,每年可以減排二氧化碳258.8萬噸。再如每月少開一天公車,每輛公車每年可節油約44升,全國400萬輛公車可以相應減排二氧化碳39.2萬噸。又如倡議官員少喝酒,如果每位公務員每天少喝白酒0.1千克,可節能約0.08千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0.2千克,那么全國640萬公務員可以減排二氧化碳46.1萬噸。例如倡議公務員每天少抽5支煙,每人每年可節能約0.7千克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1.85千克,那么即使只有一半公務員抽煙,每年也可以減排二氧化碳216.1萬噸。
你看,對公務員群體稍微倡議幾項,節能減排就有可能取得重大成果。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公務員群體和全國人口比較起來,雖然人數少,但是擁有的社會資源很多很多,幾乎沒有限制。公款吃喝抽,公車消費,公款旅游消費等等,消 資源量很大,其中能夠節能減排的空間就很大。而全國老百姓呢,由于多年來社會財富分配嚴重不公,勞動者收入低到極限,消費能力也就很低很低。全國老百姓每人每年少買一件衣服,固然對節能減排貢獻也不錯,可是這份貢獻,老百姓早就完成啦。內需長期不足,就是活生生的證明啊
對于基尼系數高達0.48早已遠遠超過國際警戒線的現況,對于財富向少數人高度集 0.4%的家庭占有70%的國民財富的現況,對于國家各級政府財政預算還沒有有效約束,政府掌握最多社會財富擁有最多社會資源的現況,要倡議節能減排,那么對于掌握公共資源者、公款消費者、奢侈品狂熱者,發出倡議才更有實際價值,才更有現實意義。而廣大老百姓的“五有”還沒有解決,生存的壓力沉重無比,其節能減排從來就是自覺或不自覺的本能,倡議他們節能減排,象征意義遠遠大于現實意義。何況,社會上層自覺節能減排的優良行為自然會傳導到社會中下層來,榜樣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