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環保等方面都得到了國家前所未有的關注,從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到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國家均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中小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希望政府能盡快制定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細則。
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化工行業中90%以上是中小型企業。4萬多種化工產品中,除一些大宗化工產品由大型化工企業生產外,有超過50%的化工產品,如中間體、助劑以及精細化工產品等2.3萬多種終端消費品都是由中小化工企業生產的。目前,中小型化企面臨的一些制度層面的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制約了整個化工行業的升級和轉型。如中小化企技改資金貸款難、行業準入門檻不切實際等。此外,很多中小化企由于信息不對稱等原因,也未能很好地享用政府新出臺的一些鼓勵政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后,國務院出臺了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29條意見。而要真正落實這29條意見,還需要有關部門能加大研究力度,盡快制定細則,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
金融危機為企業間脅⒐禾峁┝艘桓瞿訓玫幕遇,國家應鼓勵有實力的企業通過資本運作,加大金融企業在中小企業并購中的貸款支持力度,把中小企業做精做強。
去年以來,中小化企的投資意愿極度降低,再投資規模大幅萎縮,其重要原因就是融資環境尚待改善。因此,國家應進一步細化扶持政策,完善貸款、貼息、人才引進和使用方面的優惠措施,支持建立產業升級引導基金,鼓勵中小化企再投資。
國家還應鼓勵中小化企組合授信和組合發債、組合貸款,通過互保獲》⒄棺式穡喚一步健全征信體系和擔保制度,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中小化企把握和理解新出臺的各項鼓勵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和措施。同時,有關部門應扶持和規范加強小額貸款公司和鄉鎮銀行的發展,適度降低準入門檻,擴大民營資本在金融機構中的投資比例,通過行業」埽規范運行,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