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突出抓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著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加快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工業、建筑、交通體系,努力把綠色經濟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當前鞏固經濟企穩向好勢頭的關鍵時期,各地區各部門一定要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積極發展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步伐,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努力解決制轎夜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問題。
一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這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保增長降鶻峁故竅喔ㄏ喑傘⒉⑿脅匯5模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結構調整的基本條件和重要保障,結構調整使增長更上層次、更有后勁、更可持續,并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雖然我們仍然面臨著保增長的繁重任務,但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大方向不能動搖。要以增強發展降饜院涂沙中性、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通過擴大最終消費需求,帶動中間需求,有效吸收和消化國內生產能力,形成發展新優勢。要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揭攬康諞弧⒌詼、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要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振興裝備制造業,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提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膠嬌蘸教臁⒑Q蟮炔業;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現代能源產業和綜合運輸體系。要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立足以質取勝,調整進出口結構,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服務貿易。要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交永用外資在推動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要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支持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支持有條件、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要充分利用外貿發展基金和信貸等手段,加大礁咝錄際醪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支持。要加大出口信貸支持力度,適當增加重要能源、短缺原材料、關鍵技術和先進設備進口。
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優化升級,關鍵在于鉸涫怠⒓實效。有關部門要在深入調查研究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找準問題,明確方向,制定和完善切合實際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總體規劃和具體措施,堅持不懈地抓好落實。要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特絞竅執服務業。要大力推進企業科技進步和創新,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和落實支持自主創新的各項政策,充分發揮企業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作用,鼓勵、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要推進產學研結合,培育創新型企業,健全和完善現代科研院所制度。還要充分發揮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郊聚、引領和輻射作用,加大政府采購對自主創新產品的支持力度。
二是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一要繼續抓好工業、交通、建筑等重點領域節能,繼續推進重點節能工程建設,加緊落實電健⒐爐、汽車、空調、照明等方面的節能措施,扎實推進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二要加快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產業和循環經濟,既重視節能環保產品生產和設備制造,又重視節能環保的管理服務;堅持用節能環保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積極發展核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礁裰蔥心芎暮突繁9家標準,加大節能技術和產品推廣應用力度,加強資源綜合利用。三要推進相關改革,抓緊理順重要能源資源產品的價格關系,建立健全能夠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有利于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從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加以引導,逐步構建綠色的產業焦埂⒃齔し絞膠拖費模式,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實現節約發展、清潔發展、高效發展。四要繼續強化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抓緊實施重點防護林、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建設工程,進一步保護水、森林、草原、濕地等生態環境。五要深入開展全民節能減排行動。節能環保涉及千家萬戶,離嬌廣大群眾的參與,因此,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增強節約意識,倡導綠色消費,使節能環保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共同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而不懈努力。
新能源澆諛芑繁5刃灤瞬業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既能有效刺激經濟復蘇,又有利于搶占未來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數據表明,我國在發展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也必須看到,當前促進節能減排的任務仍相當艱巨。因而,社會各界都要進一匠浞秩鮮都涌煨履茉從虢諛芑繁2業發展的重要性,把加快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參與國際競爭的客觀需要。
在秸剮履茉春徒諛芑繁5刃灤瞬業方面,我們要順應世界產業技術革命和結構調整的新動向,抓住國內外有利時機,促進相關技術和產品的開發、應用、推廣和交易,創造更多新的需求、新的市場、新的就業崗位,盡快實現產業化、規模化,力爭在綠色產業發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在世界產業焦溝髡中占得先機。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開發潔凈煤、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碳捕捉等技術,加快建筑節能步伐,為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不竭動力。要嚴控“兩高”行業盲目擴張,強化節能評估、環境影響評價,從嚴控制“兩高叫幸檔退平重復建設。要突出抓好重點領域,加大節能減排重點工程投入力度,切實推進千家企業節能行動。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支持循環經濟技術開發、示范推廣、能力建設,加快高效節能產品推廣。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