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價窗口撞上增值稅降低——
3月2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稱,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3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80元。
時隔僅一天,國家發改委網站再次發布消息,自3月31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每噸分別降低225元和200元。
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共經歷5次漲價和1次擱淺,此次是年內首降。
零售端可享政策紅利
F“這是一次巧合,油價按價格形成機制上調剛好撞上增值稅下調,導致價格先漲后降。”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徐娜介紹說,3月28日24時上調價格后,多數地區汽油(92#)價格邁入“7元時代”,但隨著增值稅率下調政策正式落實,“7元時代”僅維系3日,多數地區油價就重回“6元時代”F
“增值稅由16%降到13%,直觀來看,首先獲利的是成品油最高零售限價降低。按此次調整幅度,92#汽油每升降價0.18元,95#汽油降價0.19元,0#柴油降價0.17元。”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孟鵬說。
“以終端加油站為例,我們可以看到降稅對零售端的具體影響。假定之前汽油增值差額部分為1800元(噸價,下同),以此計算,增值稅可減少41元;柴油增值差額部分按1400元計算,減稅部分32元。即加油站可享受每<汽油41元、柴油32元的政策紅利。這是以最高零售限價為例的,不少加油站存在不同程度的優惠,實際價格低于零售限價,因此實際減稅幅度略低。”隆眾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劉婷說。
批發市場受影響不大
“但政策對成品油批發市場的作用并不大。由于近期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現在成品油批發市場價格還處在上漲趨勢。”孟鵬說。
O目前業內普遍存在一種預期,即4月1日之后,成品油批發價受降稅影響可能會下跌。但我認為批發環節的降價不一定在4月初能一蹴而就,因為批發環節沒有強制降價的要求。逐利目的之下,商家會盡量推遲降價。另外還要考慮到,批發價受市場供需、原油漲跌及上游煉廠庫存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更大。如果近期汽柴油需求回升,加上主營單位處于季度及月度任務周期之初,出貨壓力不大,挺價意向明顯,則實際價格下跌幅度會更小,甚至不排除價格上漲的可能。”劉婷說。
獨立煉廠或減稅340億
徐娜表示,國內油品市場供需矛盾突出,尤其是獨立煉廠。增值稅稅率降低,能進一步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釋放流動資金,提高企業的市場活躍度。據卓創資訊粗略測算,以2018年汽油全年產量及均價4算,增值稅降低3%,在銷項端大約將減輕340億元的稅負。
“成品油增值稅降低對于行業、企業及終端用戶的利好顯而易見,可進一步降低產品售價,對于下游用戶尤其是以物流、農業為代表的終端柴油用戶4說,運營成本相應降低。但上游及中間批發環節的降價幅度則變數較大,且價格受降稅影響而作出調整的時間或將延后,短期降價區間也要看買賣雙方的博弈及市場變化。”徐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