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史上最嚴的化工園區認定”終于揭開面紗。5月16日,山東省經信委官網公示了第一批擬公布的32家化工園區和1家專業化工園區,公示期一周,最終名單將在本月底正式公布。
記者梳理發現,在這份涉及全省13個城市的名單中,淄博、東營、濰坊等化工大市園區相對集中,分別各有3家園區入選,菏澤市最為分散, 6家園區分布在6個縣區。從主導產業看,石油化工為主導產業的園區有11家,以煤化工賈韉腦扒有7家,兩者合計占比超過一半,其余特色產業園區還有醫藥化工園區、鹽化工園區等。但這些園區的第二產業均是新材料或精細化工,產業延伸和融合成為一大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新公布的園區名稱與原來有了很大不同,譬如業內知名的齊魯化學工業區更名為淄博齊魯化學工業區,東營港高端石化和新材料產業園更名為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化工園區,濟寧新材料產業園區更名為濟寧化工園區。今年3月,該省曾發布通知,要求申報園區規范名稱,不得使用“循環經濟”“精細化工”“高科技”“綠色”等具有評價性、特色性的詞匯,除國家部委和省政府公布的名稱,協會或其他組織認定的園區名稱不能繼續使用相關詞匯。
此外,公示名單中明確標注了認定園區的規劃面積及四至范圍閉馓逑至巳隙ū曜賈辛醬蠡本要素:一是建成區連片面積在5平方千米以上,或者規劃連片面積在8平方千米以上、建成區面積在3平方千米以上;二是總體發展規劃中的四至范圍內必須符合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在這份名單中,面積最大的淄博齊魯化學工業區有42平方千米,最小的新泰被工產業園只有3.77平方千米。
根據山東省2016年底的統計,該省曾有各類化工園區和化工聚集區199個。按照山東省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專項行動部署,除了繼續淘汰一批落后及不達標企業,還力爭將全省化工園區縮減到100個以內。
針對剩下的園區何去何從,山東省化安轉辦專職副主任、省經信委巡視員王超英表示,山東省綜合園區和專業園區申報將持續進行,會適時公布下一批。綜合園區認定工作在今年9月底前完成,專業園區和重點監測企業認定工作今年底前完成。
據了解,去年11月,山東省公布《化工園區認定管理辦法》,今年1月確定評審中介結構,啟動園區申報和現場評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