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純堿市場企穩回升。純堿工業協會會長底同立在本周接受CCIN記者采訪時表示,2010年純堿產量、銷售量、價格都會高于2009年,全行業虧損狀況會有明顯好轉,總體形勢會好于2009年。
底同立介紹說,2009年是近10年>純堿行業最困難的一年,全行業能力僅發揮85.75%,產量增量和增幅是近幾年最小的一年,純堿出口量雖創歷史新高,出口價格卻逐月下降;全行業虧損,僅有個別企業保本微利。直到去年進入四季度,純堿銷量和價格才逐步小幅回升,月產量恢復到165萬~170萬噸,與2008年高產月產量>平。而今年在中央保增長政策措施激勵下,國內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下游行業的需求量將超過最困難的2009年,也必然會拉動純堿行業的復蘇和發展。
進入2010年,隨著GDP企穩回升,下游行業好轉,汽車和平板玻璃銷售火爆,并傳導到純堿,促使了純堿市場價格回升。當前東北地區輕質堿出廠價格在1550元(噸價,下同),重質堿送到價格在1600~1650元。江蘇華昌E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李昊峰告訴CCIN記者,該公司2月初價格比1月上升了100~150元,3月初輕質堿價格比去年底上升了近400元,重質堿上升了450元;連云港堿廠銷售處處長劉守衛介紹,該廠輕質堿出廠價格在1600元,重質堿價格到達1800元,基本滿負荷生產;青島堿業股份有限公司供銷處主任陸蘇領表示,隨著市場價格回升,企業開工率達到了90%以上,各生產企業裝置開工率明顯提高,庫存較少。
但底同立提醒業內人士,這次純堿行業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進入低谷期,與上世紀末亞洲金融危機時進入低谷期截然不同。在1996年下半年至1999年下半年低谷期間,純堿行業沒有一個老廠擴建,也沒有建設一個新廠,因此在亞洲金融危機過后,市場2以迅速恢復,很快走出低谷,并進入長達9年的高速發展時期。而目前有數百萬噸純堿能力在建設,因此全球金融危機緩解后,純堿行業的不景氣可能還要持續若干年,業內仍需控制產能,穩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