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以下簡稱“聯合中心”)已于本月19日成立并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審議并通過了《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章程》,并為郝吉明、柴發合、賀克斌、張遠航、李海生等30余位大氣環境領域專家頒發了聘書。會議明確要求10月10日前開始觀測,“2+26”城市跟蹤研究工作組10月10日前要進駐各城市,為馬上到來的重污染防治工作做好各項準備。要求各成員單位集中優勢兵力、采用先進的科學觀測手段,定量解析污染排放、氣象過程與化學轉化對ξ廴竟程的影響。
小編從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簡稱“環科院”)等獲得消息,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以下簡稱“聯合中心”)已于本月19日成立并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審議并通過了《國家ζ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章程》,并為郝吉明、柴發合、賀克斌、張遠航、李海生等30余位大氣環境領域專家頒發了聘書。9月14日,環保部部長李干杰在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暨攻關項目啟動大會上提出,要以攻關項目實施為契機,加快科研體制機制創新,建立可持續的大氣環境科學研究平臺。聯合中心正是這樣一個能發揮技術核心和樞紐作用的平臺,能夠聯合環保系統和相關部委直屬單位、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管理和技術研發深度融合的緊密型科研組織模式,保障攻關工作高效實施。未來,專家們將用兩年半的時間,緊密圍繞京津冀及周傻厙重污染成因與機理等關鍵科學問題,開展集中攻關,為解決當前緊迫的大氣污染問題提供科技支撐。
19日的會議上,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環境保護部大氣司劉炳江司長首傷得髁斯ス叵钅康哪諶菔且暈侍馕導向,面對國家大氣環境管理的實際需求而設計,重點解決定量化精細化闡明重污染原因、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議和提升大氣環境管理的基礎能力等三方面問題。
學術委員會扇巍⒐ス亓合中心第一副主任郝吉明院士指出,攻關項目和其他科研項目的主要區別在于,攻關項目的特點是“短、平、快”,以需求為導向,直接服務環境管理,應進一步細化大氣司16項業務需求,科學家多投入時間認真分析,不能盲目行動。地方的需求非常迫切,治污需要科學指導,曬亓合中心要切實把行動落地到“2+26”城市跟蹤研究工作上。郝院士強調,攻關工作要將四個方面的問題說清楚:包括源清單、源解析、傳輸通道和綜合管控措施。同時要抓住三個重點:一是重點區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是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區域,但重中之重是北京,必須要強化北京傻匚;二是重點時段,10月1日至第二年3月31日是大氣污染治理的關鍵時間段;三是重點領域,散亂污企業、散煤治理、源清單要重點研究。中心要起到科學支撐的作用,每個課題都守住自己的關口,當好橋梁。
傘」ス亓合中心李海生主任傳達了李干杰部長對攻關聯合中心建設和運行管理的要求。“1+X”的聯合攻關模式是科技體制機制創新的重要體現,是實現科研和管理深度融合的重要載體。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作為攻關聯合中心的主體單位,主要負責組織、協調、服務保障和監督的作用。現在攻關工作已經啟動,攻關聯合中心已經正式成立,希望大家各自堅守崗位,全力推進各項工作,并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明確分工,嚴格考核;二是建立工作機制,對研究進展、參會情況進行網上公開;三是以解決實際問題為重點,確保研究成果及時、有效落地應用;四是加快推進攻關工作實施。
會議還討論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觀測方案及“2+26”城市跟蹤研究工作。強調進一步加強項目內部有機統籌,明確要求10月10日前開始觀測,“2+26”城市跟蹤研究工作組10月10日前要進駐各城擔為馬上到來的重污染防治工作做好各項準備。要求各成員單位集中優勢兵力、采用先進的科學觀測手段,定量解析污染排放、氣象過程與化學轉化對重污染過程的影響。所有參與攻關人員要統一下沉到城市基層一線,每個城市成立一個跟蹤研究工作組,工作組由國家隊和地方科研人員共底槌桑常駐當地,與當地各項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緊密聯系,幫助地方解決實際難題。
另外在19日當天,環科院還發布了關于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運行管理部工作人員招聘公告,公告顯示,聯合中嫡招聘項目管理人員4名,綜合協調人員4名,經費管理人員2名,應聘者要在2017年9月22日前,將個人簡歷及相關證明材料發送招聘郵箱baoxf@craes.org.cn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