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技部獲悉,863計劃“基于物聯網的石化工業風險識別與安全應急系統研發及示范應用”課題近日通過了技術驗收。
石化工業在生產過程中對生產流程狀態實時監測、廠區生產風險識別、安全應急等方面有較高要求。隨著石油化工行業的發展,各種重大危險源數量不斷增加,其安全性已成為重大生產事故預防與環境安全重要影響因素,而不同類型危險源參數(開關量、模擬量、快變量、緩變量)等數據信息的采集、傳輸、整合、交互和分析就成為了石化行業企業升級改造的技術瓶頸。
在863計劃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的支持下,以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為首的科研團隊經過3年攻關,從物聯網技術入手,實現了集無線傳感/DCS/SIS機組狀態監測等系統為一體的數據采集;建立了多數據融合的危險源及管件設備實時風險分析方法;建立了企業應急資源建模方法和典型事故數字化應急預案庫,實現了智能化應急調度。該系統可覆蓋2000個以上危險源對象,關鍵節點風險預警速度達到10s級。
項目成果的成功應用及課題的技術驗收表明我國自主掌握了基于物聯網的石化工業風險識別與安全應急系統技術,有效提升了石化工業生產過程的安全保障能力,為石化行業企業升級改造提供了成功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