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下旬,上海焦化有限公司發表《關于退出甲醇協會的鄭重聲明》,宣布由于甲醇協會(MethanolInstitute)未將中國甲醇產業作為全球甲醇行業的重要一員來考慮,已嚴重違背其宣揚的協會宗旨,上海焦化決定退出甲醇協會以示抗議。3月3日,有關業內人士表示,退出甲醇協會這一國際性行業組織的舉動表明,在反傾銷過程中,中國甲醇企業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方面已更加成熟。
《聲明》稱,在甲醇協會2009年12月14日向中國商務部相關調查機關遞交的《甲醇反傾銷案——關于考量公共利益的建議》中,絲毫未涉及曾經對中國會員企業的承諾,也無視I國甲醇產業由于相關進口產品的低價傾銷行為而遭受到嚴重損害的事實。最關鍵的是,通篇用所謂“公共利益”做文章,并未對中國甲醇行業及相關行業進行了解,就憑想象任意曲解,得出不客觀、不公正的結論。為此,上海焦化聲明退出甲醇協會。
針對國外大量進口低價甲醇對中國甲醇產業造成的沖擊,中國商務部2009年6月24日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于沙特阿拉伯等地的進口甲醇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2009年7月27日,甲醇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約翰·琳發函給上海焦化,明確表示將充分考慮上海焦化的意見。
然而,同年12月14日曇狀夾會向商務部調查機關提交了《甲醇反傾銷案——關于考量公共利益的建議》。中國甲醇產業認為,甲醇協會登記應訴以及提交的相關材料在法律程序上存在明顯瑕疵,且缺乏客觀性和公正性。
上海焦化是一家以煤為主要原料的綜合性大型化工企業,年產甲醇80萬噸,是我國重要的甲醇生產企業之一,于2008年加入甲醇協會。甲醇協會是由甲醇生產商、銷售商和研究機構組成的一個全球性獨立貿易協會,會L包括來自美國、加拿大、沙特、德國、馬來西亞、中國等的30家甲醇企業,董事會主要由國際甲醇“大鱷”把持。而中國進行甲醇反傾銷調查涉案的國外公司正是這些公司或這些公司的子公司。
記者了解到,據有關部門統計,2009年我國共進口甲醇528萬噸,進口產品價格比國產甲醇成本還低。大量低價進口甲醇對我國甲醇產業造成了嚴重沖擊,一些企業停產或減產,有的甚至已被迫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