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利用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煤矸石生產LN-4A沸石技術、產能為5萬噸的生產線于2月28日在山西運城市奧新納米新技術有限公司投產。該技E解決了多年來添加4A沸石助劑的洗滌產品因成本過高難以推廣的難題,也為廢棄的煤矸石資源找到了有效利用新途徑,將助推國家禁磷政策實施。
經過多年的努力,山西奧新納米新技術有限公司在開發出一、二代代磷助劑系列產品的基礎上,又開發出我國第三代以煤矸石為原料生產代磷助劑LN-4A沸石的技術,并通過了山西省科技成果鑒定,現已獲國家專利。專家認定該H目在同類研究中達到領先水平。
第三代煤矸石法技術生產4A沸石與其它化學合成的4A沸石生產方法相比優勢突出。一是原料易得。我國目前煤矸石積存量已達30億噸以上,現山西省的堆積量就有10億噸,且每年還在以2000萬~3000萬噸的速度遞增。二是工藝簡單。以煤矸石為原料,經高溫煅燒、脫鐵、膠化、晶化、濾洗、干燥即可制成高活性納米材料4A沸石。三是成本降4。利用煤矸石生產的LN-4A沸石晶化速度快,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產量,比其他4A沸石生產方法成本低一半,而且也低于傳統的磷酸鹽助劑。四是產品附加值高。其系列產品的市場價在6000~15000元/噸之間,可使煤矸石附加值超出煤炭價值數倍。此外,該技術成熟,具有良好的環保效益,不僅可以消耗大量煤矸石,而且產品能完全代替洗滌品用磷助劑。
據了解,我國洗滌徊量已超過740萬噸以上,每年還在以11%的速度遞增。按目前我國15%~25%的用量計算,年需代磷助劑160萬噸以上,而國內代磷助劑年產量只有45萬噸。此前,新型替代洗滌產品未能廣泛推廣的重要原因,就是這些助劑成本過高。還有一個原因是環保問題較為突出,含堿量較高的污水、赤泥廢渣的排放對當地的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嚴重影響4A沸石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嚶詮量的磷酸鹽對地表水以及江河湖泊的富氧化污染,聯合國環保組織已決定在全球禁止含磷洗滌劑銷售。發達國家自1998年起執行,發展中國家自2000年起全部執行。我國人口眾多,洗滌劑用量巨大,水域富營養問題突出,是世界上最需要禁磷的國家。尤其是2007年5月以來,太湖、巢湖、滇池等地水域相繼爆發了大規模“藍藻”事件,引起國務院的高度重視。2008年6月1日,我國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新一輪禁磷風暴再起。
然而,只有代磷助劑實際產量達到總需求量的50%以上時,國家才能真正禁磷。目前我國的這一數字只有25%,癥結在于第一代和第二代的代磷助劑產品生產工藝不完善,導致生產成本高和環境受污染,極大限制了我國禁磷步伐。
經過多年在國際、國內推廣應用代磷助劑,目前已證明代含磷洗滌助劑的最佳助劑是4A沸石。這種無毒、無臭、無味且流動性較好的白色粉末因具有較強的鈣離子交換能力,對環境無污染而成為理想的無磷洗滌助劑。然而,第一代4A沸石產品雖然工藝成熟、容易控制,但成本高;第二代產品采用高嶺土法工藝生產,除能源受限外對環境也會產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找出一個替代三聚磷酸鈉及其他磷酸鹽洗滌助劑的新品種,生產低磷或無磷洗滌劑,保護環境,成為當務之急。
今天報道的以煤矸石為主要原料生產4A沸石的第三代技術,使代磷助劑4A沸石的規模化生產有了強有力的保證,為打破禁磷壁壘,推動國家禁磷政策實施奠定了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