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扎實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重大國家戰略,經濟發展空間格局進一步優化,區域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地區間開放合作進一步深化,區域發展的協調性顯著增強。
第一,重大國家戰略實施扎實推進。一是認真落實積極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組織編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以政鞴低ā⑸枋┝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陸上依托國際大通道,海上依托重點港口城市,與沿線各國共同打造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二是積極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確立區域功能定位,研究制定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交通、生態環保、產魃級轉移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工作方案以及體制機制改革措施。三省市簽訂了協同發展備忘錄,各項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扎實推進。三是推動實施長江經濟帶戰略。在相關11省、直轄市的配合下,與有關部門一道,牽頭起草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編制長江經濟帶骱狹⑻褰煌ㄗ呃裙婊,提出了2014年和2015年重點任務分工方案。開展了長三角、長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規劃編制工作。長江經濟帶12個海關全部啟動區域通關一體化。相關11個省、直轄市分別制定了貫徹落實指導意見實施方案。
第二,區域規劃和區域政策引導作用切實加強。一是進一步實化細化區域政策。發布實施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中央財政轉移支付進一步向西部地區傾斜。出臺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研究支持東北地區簡政放權、深化國企改革、創新驅動振興發展等重點領域改革,支持在東北地區率先全面實施老工業區和獨立工礦區搬遷改造。二是抓好已出臺規劃和政策性文件的貫徹落實。組織開展區域規劃和區域性政策文件實施的督促檢查,重點開展了《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等12個區域規劃實施的中期評估工睢I釗朧凳《國務院關于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若干意見》,積極落實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組織開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實施情況評估。三是編制出臺重點地區發展規劃。國務院批復印發《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編制完成《環渤海釙合作發展綱要》、《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啟動哈長城市群規劃編制前期工作,指導推動成渝經濟區成都城市群和南部城市群發展。
第三,重點功能區建設穩步推進。一是規范羆壹緞慮設立管理。按照新區設立審核的相關要求,報國務院批復設立陜西西咸、貴州貴安、青島西海岸、大連金普和四川天府5個新區,進一步發揮國家級新區在重大改革先行先試和推進新型城鎮化等方面的作用。二是支持開展試點示范。廣東前海、南沙、橫琴和福建平潭開發開放合作平臺建設扎實推進。推動設立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充分發揮汕頭經濟特區在吸引華僑開展經濟、文化等活動方面的優勢。全面落實《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年)》。繼續推動皖江城市帶、湖南湘南、湖北荊州、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江西贛南、廣西桂東、角煅亟和甘肅蘭白等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
第四,國際國內區域合作持續深化。一是深入推進國內區域合作。鼓勵和支持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中原經濟區等重點區域一體化發展,街槿角地區區域合作不斷深化,推動出臺《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繼續指導連云港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二是切實加大國際區域合作力度。繼續發揮中歐區域政策對話機制作用,組織召開第9次中歐區域政策高層研討會,推進案例地區試點合作。積極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中亞區域經濟合作、大圖們地區合作等。中俄地區合作取得新成效,《關于加強中俄地區與邊境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正式簽署。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推動沿邊地區加快開發開放,編制印發《沿邊地區開發開放規劃(2014—2020年)》。
第五,陸海統籌發展取得新突破。一是大力促進海洋經濟發展。建立促進全國海洋經濟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推進山東、浙江、福建、廣東、天津等地區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工作,開展試點工作階段性評估。扎實推進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建設,大力發展海洋產業和海洋經濟。二是強化圍填海管理。切實加強圍填海年度計劃管理,研究加強沿海灘涂保護與開發的政策意見。
第六,國土開發整治A饔蛑衛砉ぷ饔行蚩展。一是加強國土開發利用基礎性工作。編制下達2014年全國土地利用計劃和基礎測繪計劃,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印發《國家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二是推動解決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切實加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庫區、三峽后續工作地質災害防!H是加強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55億元用于重點流域治理。強化項目管理,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印發《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協調解決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重大問題,指導興凱湖流域水環境綜合保護有關工作,5頰憬、安徽兩省編制完成千島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規劃實施方案。
第七,支持欠發達地區發展舉措不斷細化實化。一是繼續加大扶貧開發投入力度。推動集A片特殊困難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實施,協調推動片區重大項目建設。修訂《國家以工代賑管理辦法》,出臺《關于做好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指導意見》,全年下達以工代賑中央資金57.2億元,安排易地扶貧搬遷中央預算內投資55億元,計劃搬遷貧困人口91萬多人,全國農M啞度絲1232萬人,完成年初預期目標。安排農村危房改造中央資金230億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35億元)。二是支持革命老區加快發展。啟動研究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有關意見,落實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有關政策,編制出臺贛閩粵原中央蘇區、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編制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研究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三是協調做好新疆、西藏和青海等四省藏區工作,推動對口支援工作扎實開展。四是推進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全年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4億元,支持林區接續替代產業13個,中央財政對9個林區故星下達財力性轉移支付2.2億元。
2015年,我們將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區域發展工作的總體要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著力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重大國家戰略,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狠抓各項政策措施落實,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加強國際國內區域開放合作,不斷完善創新區域政策,健全區域協調惱固逯蘋制,促進各地區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重點做好以下6方面工作:
(一)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一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充分用好黨中央、國務院賦予西部地區的差別化政策,發揮好西部地區作為我國重大戰略回旋空間的作用,編制《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加強西部大開發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和儲備,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繼續向西部地區傾斜。二是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等政策措鰨圍繞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國資國企改革和廠辦大集體改革、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等狠抓若干項改革,力爭在破解深層次體制問題上有所突破,著力依靠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結構調整,研究支持東北地區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繼續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合作。三是加大實施《關于大力實施促進中部髑崛起戰略的若干意見》力度,深入推進“三基地、一樞紐”建設,優化“兩橫兩縱”空間發展格局,進一步發揮中部地區承東啟西橋梁紐帶作用,編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新十年規劃,開展新時期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重大政策研究。四是支持東部地區率先轉型升級,立足現有基礎和優勢,深魘凳┐蔥慮動戰略,堅持陸海統籌,進一步全方位對外開放,加快形成改革創新新平臺、對外開放新高地、國際競爭新優勢,更好發揮東部沿海地區在全國經濟轉型發展中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二)扎實推動國家重大戰略落實。一是穩步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扎實實施“一帶一路”建設2015年度重點工作和重點項目,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突破口,著力推進投資和貿易便利化,加快構建強有力的投融資渠道支撐,積極促進人文交流,充分發揮多邊雙邊、區域次區域合作機制和平臺作用,擴大利益契合點。二是加快推進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全面落實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建立健全規劃和政策體系。推進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產業升級轉移三個重點領域率先取得新進展,穩步推進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把體制改革、創新驅動和試點示范放到協同蛘溝鬧匾位置,加大體制機制改革力度,推動建立健全區域創新體系,充分發揮重點地區和領域的示范帶動作用。三是積極推動長江經濟帶戰略實施。編制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加快實施交通、產業、環保等重大項目。通過加快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使經濟帶通起來,通過產業有序蛞疲使經濟帶亮起來,通過區域大市場建設,使經濟帶活起來,通過生態保護和建設,使經濟帶綠起來,把長江經濟帶這條“巨龍”舞得更好。相關地區研究提出本地發展思路,確定本地2015—2017年分年度的三年行動計劃。統籌長江岸線開發利用,防止一哄而上。
(三)積極培育區域經濟新增長極。按照促進健康發展和加強規范管理并重的原則,支持國家級新區、臨空經濟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和合作區、試驗區等各類國家級重點功能平臺建設,促進各類功能區有序發展。加強對已設立各類國家級重點功能區建設發展的宏觀指導和總結評估,堅決制止在各類重點功能區中圈地和浪費土地行為。加強對海洋經濟、流域經濟發展的指導,提高流域、海洋保護開發水平,培育新的增長點和增長帶。
(四)著力扶持特殊地區加快發展。繼續實施差別化政策,切實加大對“老、少、邊、窮”地區的支持力度。抓緊制定加快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落實支持貧困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政策和規劃。堅持精準扶貧和集中連片開發相結合,做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工作。啟動編制以工代賑和易地扶貧搬遷“十三五”建設規劃,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繼續推動落實中央支持新疆、西藏和青海等四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政策,統籌做好對口支援工作,確保援助資金真正向基層傾謾⑾蠣襠傾斜。支持云南怒江、甘肅臨夏、四川涼山等民族自治州加快全面小康進程。加快資源枯竭城市轉型,推進城區老工業區和獨立工礦區搬遷改造。總結蘆山災后恢復重建經驗,研究構建重特大自然災害災后恢復重建機制。
(五)切實加大區域開放合作力度。研究制定深化區域合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新時期推進區域合作的方向和重點。推進重點地區合作向縱深發展,研究制定促進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發展的意見,推動重點地區一體化發展。統籌推進國內國際區域合作,結合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發揮現有國際合作機制作用,重點推動與周邊國家深度務實合作,以深化沿邊開放促沿邊、內陸地區發展,推動形成全方位開放合作新格局。
(六)推動髁⑶域協調發展長效機制。抓緊研究制定關于貫徹落實區域發展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出臺《區域規劃管理辦法》。開展“十三五”時期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思路和實施路徑、完善創新區域政策等重大課題研究。加強政策預研儲備與落地實施,有效破解東北地區和典魑侍饈》蕕確⒄鼓煙猓堅持問題導向,切實加強經濟走勢預測研判,及時做好政策儲備和預調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