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國務院召開的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會議上,進一步明確了今年節能減排的硬任務:要淘汰鋼鐵2700萬噸、水泥4200萬噸、平板玻璃3500萬箱等落后產能,確保“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目標提前一年完成。
要完成國家制定的年度節能減排目標,促進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面對如此艱巨的任務,我們怎么辦?筆者認為,節能減排工作作為一項硬指標任務要完成好,必須要有“四心”。
首先,要有決心。各部門和各單位要充分肩負起節能減排工作的社會責任,要下定決心,不怕萬難,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節能減排問題要痛下決心,牢固樹立高度的危機感和責任意識,以時不待我的精神,在時間上爭分奪秒,在節奏上快馬加鞭,在效率上全力提速,落實能效倍增計劃,積極淘汰各種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產能設備,要有一種堅定不移的決心,有效壓縮工業能耗增長空間。
其次,有恒心。節能減排是一項長期、復雜而艱巨的任務,僅憑一時的熱情和沖動是難以實現目標,必須要有一種百折不撓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扎扎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既定目標邁進。特別是在攻堅階段,在困難面前,在矛盾和問題交織中,既不能瞻前顧后,畏首畏尾,也不能干一陣,一陣,必須正視困難和矛盾,積極應對機遇和挑戰。
第三,要有耐心。節能減排工作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要急于求成,不能搞突擊戰,而要搞持久戰。不要指望節能減排工作一蹴而就,一勞逸,而要有一種螞蟻啃骨頭的精神,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攻堅克難上來,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干給一級看,這樣才能真正干出速率,干出成效。
第四,要有信心。既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有辦法,去決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和新難題,又要有一種勇于創新和敢為人先的精神,敢于承擔責任,敢于直面挑戰,敢于迎難而上,敢于率先垂范,敢于帶領廣大員工勇敢地去試、去闖、去拼、去博、去干。惟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完成既定的節能減排目標。
(朱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