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網訊(言杰 通訊員 王琳芝)“建成75個‘低碳建筑’、淥鴻風電場一期有望年底竣工、垃圾發電廠有望年底試運行……”為促進“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株洲市兩型辦在“奮力打造升級版”戰略中擺正位置,不斷創新方式方法,結合實際,全面深入推進“兩型”社會建設。
株洲“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
到2015年,株洲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7%;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由2010年的0.99噸標準煤下降到2015年的0.81噸標準煤。2011-2015年年均節能率不低于3.5%。2015年,全市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6.18萬噸、0.86萬噸以內,比2010年的6.90萬噸、1萬噸分別減少10.4%(其中工業和生活排放量減少9.87%)、13.9%(其中工業和生活排放量減少15.83%);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3.30萬噸、3.63萬噸以內,比2010年的3.99萬噸、4.43萬噸分別減少17.2%、18.1%。重金屬鉛排放總量控制在1799 kg,比2010年的1901.8 kg減少5.4%。規模工業萬元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提高7.5個百分點。
株洲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位于石峰區銅塘灣長石村,總投資5.0469億元,占地面積176.7畝, 一期設計日處理城市生活垃圾1000噸,如按每戶每月平均用電量不超80度的標準,該項目每小時發的電能供一戶家庭用25年。據了解,該項目將嚴格執行環評批復排放指標要求,建設成花園式的環保發電廠,垃圾采用全封閉式處理,污水直接排進污水處理廠,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十大“兩型”項目中節能減排占主
株洲市將重點建設十大“兩型”典型項目,總投資約281.76億元,以項目為載體,助推“兩型”建設。 十大“兩型”典型項目中,“新能源利用”將唱主角。
在職教城,將采用多種清潔能源建設分布式能源站,為師生學習、生活集中供冷、供熱。在湘江西岸,將應用水源熱泵、蓄能等技術,為天易示范區集中提供冷暖氣和24小時熱水服務。 在洣水沿岸,加快建設攸縣東方大院項目,采用水源熱泵技術,實現30萬平方米的集中供冷、供暖。
風能和太陽能綜合利用也是“兩型”項目中的重要內容。株洲市天元區和石峰區將試點推廣建設太陽能屋頂電站,計劃完成投2.8億元,安裝28萬平方米,裝機容量達到28兆瓦,市民很快便能實現清潔用電。
淥鴻風電場也稱龍亭龍鳳風電場,2012月8月,該電場正式獲得國家電網“電網接入系統”批復。項目選址于褐尷亓潭鄉的一片山地,投資方為世界500強企業中國水電建設集團,總投資40億元,是長株潭第一個風電場——淥鴻風電場建設加速,年底將有望開始并網發電。
根據計劃,該風電場一期投資4.6億元,年底將竣工投產,設計安裝24臺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49.9兆瓦,每年可提供上網電量9380萬千瓦時。項目建設后,將成為全省乃至中部地區具有影響力的新能源項目。
十大“兩型”典型項目,將進一步推動廢舊資源循環利用。
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有望于年底建成投產,可日處理生活垃圾1000噸,每小時發電約2.4萬千瓦時。 白石港水質凈化心一期工程,計劃于年內基本完成廠區建設。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每日可處理污水8萬噸,并實現中水回用2萬噸。 建筑垃圾處理廠,將于年內建成,年處理能力可達100萬立方米。屆時,建筑垃圾將變身成為再生磚或再生混凝土砌塊。
株洲縣一座“升級版”水泥窯,也將于年內投產。該窯利用生活垃圾燒制水泥,實現生活垃圾處置無害化、資源化,每日可處理生活垃圾350噸,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5萬噸。
根據十大“兩型”典型項目安排,今年,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將繼續向縣域拓展,醴陵市將啟動系統建設,株洲縣則將進一步完善系統,租賃站點將由26個增至100個,投放車輛由650輛增至2000輛。
目前株洲市已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75個,總計建筑面積超過120萬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普及率排全省第一。
其中,大漢希爾頓項目,總建筑面積逾26萬平方米,為全省最大的地表水水源熱泵應用項目。利用水源熱泵系統,該項目夏季將房間熱量“取”出,釋放到水體中,從而為房間制冷,冬季則從水體中“提取”熱能,為房間采暖。
湖南工業大學的數十棟學生宿舍樓,采用太陽能+空氣源熱泵輔助加熱系統,可向學生提供45℃-55℃的生活熱水,每年節煤量可達2662噸。
總建筑面積約4.8萬平方米的云龍發展中心,則是全省首個投入使用的“三星級”綠色建筑。項目采用復合型地源熱泵技術,利用綠色能源供冷供熱;利用熱壓,實現辦公區域自然通風;采用超濾膜技術,樓內廢水實現“中水回用”,可澆花沖廁。
另據介紹,今年株洲市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還將進一步普及,項目完成數可增至上百個,總建筑面積將達300萬平方米。
調整城區路燈 每月節約電量約80萬度
4月20日起,株洲市開始調整城區路燈、亮化運行方案,以節能降耗和打造城市靜謐夜空為目標,在確保居民出行安全路燈、重要節點路燈和進出城扣路燈的前提下,對路燈和景觀亮化等的開關燈進行調整。
路燈方面,計劃在城郊結合區域、工業園區、快速環道、城區主次干道、立交橋等路段H夜關閉路燈11056盞,下半夜關閉13448盞路燈。此外,開啟景觀照明的路段,關燈時間也從原來的晚上11點提前到10點。
亮化方面,關閉432棟樓宇亮化,每月可節約電量近30萬度。另外,城區亮化樓棟平V豢啟天臺路、泰山路、長江路、嵩山路、廬山路、神農城周邊、湘江兩岸和市中心等主要路段。每晚開至晚上十點。重大活動和重要節假日(元旦、五一、十一、春節)開啟全部亮化。經測算,此次調整后每月可節約電量約50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