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黨的十八大報告的重要內容,也是黨對未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提出的明確要求。從宏觀來看,國內有限的資源儲量和環境容量已經不能承受工業快速擴張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工業行業、特別是傳統原材料產業的發展急需轉變方式,否則將難以為繼。
電石工業是傳統的煤化工產業。我國缺油、少氣、富煤的資源結構特征,決定了電石工業能夠在緩解石油供需矛盾、滿足下游產業需求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在聚氯乙烯、醋酸乙烯、石灰氮、1,4-丁二醇等下游產業快速發展的帶動下,國內電石工業高速擴張,產能和產量已躍居世界首位。但是同時,行業面臨的發展環境也愈發嚴峻,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逐漸凸顯。目前,┠謐試春湍茉垂┯θ漲鶻粽牛環境保護壓力逐步加大,征收碳排放稅的呼聲也日益高漲,這些都決定了電石工業以產能擴張為主的發展模式已經走到盡頭。因此,在“十二五”乃至更長一段時期內,電石工業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報告的重要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引,以轉變發展┦轎主線,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行業發展質量。重點是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加強總量控制,遏制電石產能過快增長;制定電石工業布局規劃,推動產業布局更加科學、合理、有序;利用經濟不景氣形成的倒逼機制,引導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優化企業組織結構;建立健全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加快淘汰不符合《電石行業準入條件》的落后產能,同時推動內燃式電石爐逐步退出市場。
二是加大科研開發力度,提升行業技術裝備水平。打造以生產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配套服務企業為主體的科研開發和技術創新平臺,促進科技資源高效配置;進一步完善大型密閉式電石生產工藝及配套裝備,支持企業對氧熱法電石爐、電石爐機械N爐裝置、電石產品顯熱利用等先進裝備和技術的研發工作。
三是加快對現有裝置進行升級改造,提升節能減排水平。鼓勵企業利用先進技術裝備對現有裝置進行升級改造,降低單位電石產品的消耗,減少污染物的產生與排放,提高裝置運行的安全性和連續性,提升電石爐尾氣、原料粉料等資源的利用水平;引導有條件的內燃式電石爐改造為20000千伏安及以上的密閉式電石爐。
四是積極拓展消費領域,俚投雜誥勐紉蟻┬幸檔囊覽黨潭取D殼埃國內電石消費量的80%以上都集中在聚氯乙烯行業,長此以往,不利于電石工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此,電石工業必須積極拓展消費領域,開發新型下游產品。具備條件的電石企業可以適度發展醋酸乙烯/聚乙烯醇、乙烯和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4-丁二佟⑹灰氮、氯丁橡膠等下游產品。爭取到2015年,聚氯乙烯行業的電石消費量下降到電石消費總量的70%以下。
五是推動尾氣利用的高效化和多元化。密閉爐每生產1噸電石,尾氣中副產的一氧化碳相當于168千克標準煤。因此,尾氣的高效利用是電石工業節能降耗、減排二氧化碳的關鍵措施。為此,行業要加快研發新型能量轉化設備,提高尾氣作為燃料的轉化效率;完善氣體凈化、分離、提純工藝,提高尾氣處理水平;積極開發以一氧化碳為原料的新產品和新工藝,推動尾氣利用規模持續擴大,利用方式更加高效化和多元化,實現尾氣利用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最大化。
未來一段時期,世界經濟發展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為應對挑戰,降低行業發展的風險,電石工業必須在十八大報告的指導和引領下,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提升技術裝備水平,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全力打造能耗低、污染少、效益高、結構合理的綠色發展模式。
作者為中國電石工業協會副秘書長 楊傳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