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消費者而言,節能產品側重于節約用能成本(如電價、水價等),環保產品側重于減少有毒有害物質排放(如甲醛等),而低碳產品則側重于溫室氣體減排。但許多節能產品“節能不低碳”,其高能效往往是由于采用的材料更貴重,于是從產品原料的生產制造過程產生的碳排放,反而會比原來更高。低碳產品要求企業真正通過技術創新達到減排降耗目的,而不是僅靠占用更多的原材料成本。
據報載,在最近舉行的第112屆廣交會上,南方一家電子公司推出ECM高效電機,其能效比達到傳統產品的三倍以上,大受海外客商青睞,當場獲得來自土耳其的幾萬臺訂單。
廣交會素有經濟風向標之稱,業內人士反映,在外部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傳統商品訂單出現減少,而低碳環保概念產品卻受到采購商普遍歡迎,這一現象應該引發對國內目前許多打“節能”牌的產品明顯存在“節能不低碳”的思考。
由于綠色消費和環保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近年來國內對于產品的節能環保認證業越來越多。從節能產品認證、中國環境標志認證,再到低碳產品認證。而從國際市場看,特別是出口到歐美的產品,在環保方面的“門檻”越來越高,一個個國際認證就是通往當地市場的敲門磚。如歐盟自去年7月開始實施更加嚴格的玩具安全標準,要求所有進入歐盟市場的玩具必須貼附CE標識,制造商在取得該標識前必須進行一套嚴格的安全評估。
目前,發達國家已率先建立碳標簽準入制度,要求所有在商店出售的商品都貼上碳標簽,披露其碳足跡,其中既包括本國產品也包括進口商品。產品是否低碳,已成為進入歐美市場的一道新門檻。誰能贏得國際權威機構和發達國家的低碳標志互認,誰就能擴大自己的使用范圍。
據介紹,對于消費者而言,節能產品側重于節約用能成本(如電價、水價等),環保產品側重于減少有毒有害物質排放(如甲醛等),而低碳產品則側重于溫室氣體減排。“低碳產品認證”將解決過去節能產品“節能不低碳”的問題,比如一級能效空調的節能效果自然比二級能效空調高,但是由于采用換熱器的材料更貴重,一級能效空調售價也要高得多,從產品原料的生產制造過程產生的碳排放,反而會比二級能效空調高。低碳產品認證制度有助于促進企業真正通過技術創新達到減排降耗目的,而不芙隹空加酶多的原材料成本。
據悉,由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認證委共同制訂的《低碳產品認證管理辦法(暫行)》和相關技術支撐文件將于近期發布。屆時,全國統一推行的、自愿性的低碳產莧現ぶ貧冉啟動。根據我國低碳產品認證制度推行計劃,將實行統一的低碳產品目錄,統一的國家標準、認證技術規范和認證規則,統一的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國家低碳產品認證的產品目錄,將由國家有關部門制定、調整和發布。
業界人士分析,與發達國家更成熟的減排技術發展相比,國內的生產技術水平較低,生產商品的加工與生產方法相對粗放,若企業希望出口產品避免今后或因碳排放過高而被發達國家市場拒之門外,必須在生產中采用環保型的生產方法和技術,投入大量資金研發節能改進工藝。如此一來,生產成本將明顯提高。一般的國內企業很難在短期內實現低碳技術的引進和采用,因而,如何將企業的產品總碳值降低,將成為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