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筆者在樂陵市星光糖業集團看到,該集團樂源電廠發電產生的粉煤灰、煤矸石等廢料被運到一墻之隔的昌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成了該公司生產墻體磚的原料。該公司總經理郭賓介紹說:“我們利用電廠產生的粉煤灰和煤矸石,年生產各類建筑墻體磚5億多塊,不僅解決了廢棄煤渣無處存放的難題,而且每年還可增加產值2億元,實現利稅4000多萬元。 ”
樂陵市以推動工業綠色轉型為落腳點,引進與現有企業配套互補的優秀項目,積極推行配套生產,努力實現企業間資源的循環利用。甲縮醛、酚醛樹脂可作為生產剎車片和輪胎產品的原料,為此,該市引進了總投資10.58億元的宇世巨化工有限公司年產80萬噸甲醇深加工項目,所生產的甲縮醛、酚醛樹脂等產品供應給金麒麟、威格爾等企業,既實現了化工產業的小循環生產,又構筑起循環化工與五金機械裝備產業的大循環格局,形成了完善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
該市建立了總面積為106平方公里的循環經濟示范園,投入近千萬元,聘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設計院完成了高標準總體規劃,建設了塑料工業園、紙制品工業園、精細化工工業園等20多個園中園。落戶該示范園、投資11.2億元的山東德泰再生資源集散加工項目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投產、當年見效。不久前,中國再生資源開發有公司對該項目追加投資4億元,重點建設再生資源集散加工園區,項目建成后年可回收廢鋼、廢塑料、廢舊家電、報廢汽車等總量達50萬噸,實現利稅2.5億元。
在樂陵市,變上游廢棄物為下產品原料,“廢料是放錯的資源”已成為眾多企業家的共識,越來越多的企業按照產業鏈的關聯度,整合上下游產業,集約高效利用資源,一條“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產品”循環產業鏈已初步形成。據統計,該市已有50多家企業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每年可從“廢”里 “淘”出13億元以上;全市在建和新簽約循環經濟類項目占到項目總數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