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全球能源供應的日趨緊張、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密集出臺,使石化企業對于能源有效利用的認識已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雖然石化企業對于節能技術有需求,國內也不缺少成熟、適用的節能技術,但是經過多方努力,節能技術的普及率仍不足30%,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缺少良好的溝通平臺。日前,以探索節能技術推廣新模式為重點研究內容的《重點化工企業節能診斷推廣節能技術》項目成功完成,這將對提升企業節能技術水平、實現“十二五”節能目標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記者了解到,節能診斷項目歷時一年,由業內資深專家對7個省市的21家公司(包括集團公司)的35家生產企業面對面、零距離地進行了節能診斷,診斷出近80萬噸標煤的節能潛力。在進行節能診斷的同時,還特別選用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發布的適合石化行業的節能技術,以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推薦的成熟且有成效的節能技術進行了推廣。
統計瞎顯示,我國石化行業的能源利用水平比國際先進水平低15%~20%。高耗能產品如合成氨、氮肥、氯堿(含聚氯乙烯)、電石、黃磷、純堿、乙烯、甲醇等的能源消費量約占石化行業總能源消費量的65%,平均單位綜合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高10%~30%不等。低能效利用水平意味著節能潛力大。“十一五”期間,這些高耗能產品節能技術對節能量的貢獻率達到40%~50%。
國家發改委能源所作的一項研究表明,國家相關部門目前正在大力推廣的節能技術,如果能在各行業得到蠛美用的話,節能量可達到6.5億噸標煤,而“十二五”期間節能目標是6.7億噸。由此可以看出,節能技術的推廣及應用對于我國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意義非凡。
在這種大背景下,為了缶黿諛薌際跬乒闃械奈侍猓在國家發改委能源所、美國能源基金會的支持下,《重點化工企業節能診斷推廣節能技術》項目立項,探索節能技術推廣平臺建設和模式的創新。
中國化工節蠹際跣會駐會副理事長方曉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十一五”期間,石化行業節能減排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中節能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2011年石化行業能源消費量達4.45億噸標煤,同比增長8%,約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12.9%。能源總量巨大,且增速有所提高。以現價計算的行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沒有實現年度目標,同時能耗下降趨勢放緩,部分重點產品的單位綜合能耗不降反升。“十二五”期間石化行業的節能減排形勢緊迫、任務艱巨。
節能診斷以及國家節能政さ男傳使節能服務取得了積極的成效,現場診斷有的放矢,并能與主管人員與技術人員直接交流,弄清楚技術的核心,使采用的技術可行;面對面溝通理解更準確,決策更快捷;提高了生產企業對于國家節能政策的認知和節能的主動性;以較少的課題費用,帶來較大的節能改造投入;進一っ魅妨恕笆二五”石化企業的節能重點和方向。
在此次節能診斷的21家公司35家生產廠中,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所屬企業占了5家。中石化公司陳廣衛處長說,從結果來看,節能診斷這種形式企業還是比較受認可的。大家都有個共識,由于石化行業的特點,涉及到安全問題,節能技術需要經過實踐檢驗,企業在選擇的時候比較謹慎。節能診斷帶來的技術,企業認同度是比較高的。這次參與節能診斷的3家企業揚子石化、天津分公司、燕山分公司在中石化系統內是節能先進單位,經過診斷他們還有節能潛力,那么其他企業的節能潛力更大。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陳風林處長表示,中國化工目前能源年消費量超過1000萬噸標煤,100多家企業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有53家企業列入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中。集團“十二五”期間節能壓力非常大,過去好做、容易做的,而且通過擴大規模來降低單位能耗的工作在“十一五”期間已投入很多了,現在正在作節能規劃,把手段、方法、措施進行梳理,分解節能目標。中國化工的企業雖然未參加節能診斷淠浚但希望今后有機會能與節能協會、節能服務公司合作。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楊勇處長也表示了對節能診斷項目的認同。他說,中國海油有節能減排監測中心,每年都對節能工作進行洳狻⑸蠹疲但幾年來節能診斷、技術推廣做得不夠,主要因為市場不規范,企業與節能服務公司沒有橋梁,信息不通暢。
方曉驊表示,這次參與節能診斷的企業數目對于擁有3.6萬家企業的石化行業來說微不足道。后續工作是項目的延續,探索市場化的運營模式,把節能診斷與節能審計、技術推廣結合起來,與行業正在實施的能效領跑制度結合起來,加快推進節能技術,為實現行業“十二五”節能目標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