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化工企業應把結構調整作為促進企業增效的有力抓手。特別是在煤炭資源豐富地區,企業要立足資源優勢,積極延伸煤炭產業鏈,加快轉型項目推進,彌補主業效益的短板,構建一業為主、多業并舉的產業格局。
調整產業結構,重點要狠抓重大轉型項目的建設。山西化工產業曾有過輝煌的日子,但近幾年已經風光不再。去年導酃ひ底懿值完成646億元、利潤總額22.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42億元,這幾個指標在中部6省居第6位,在全國的排序則在20位以后了。如何再現輝煌,建設重大項目當然是抓手。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戰略,加快晉東、晉中、晉北三大特色煤化工基地建設,突怠捌、醇、烯、苯、油”五條發展路徑。這些重要舉措為企業建設大項目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需要指出的是,大項目建設必須注重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山西的電石、焦炭、合成氨禱肥、甲醇、氯堿等傳統產業,既要通過建設循環經濟園區,不斷延伸產品產業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還要制定鼓勵扶持政策,加大對農藥、通用涂料、傳統燃料、炭黑、活性炭等傳統精細化工領域的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同時,大力發展新型煤化工,如焦爐氣經甲醇制烯烴、焦爐氣制等黃等現代煤化工產業,大力發展電子化學品、高性能水處理化學品、高性能橡膠助劑和環保型塑料添加劑等高性能精細化工產品以及工程塑料、可降解塑料、有機硅、有機氟、特種碳纖維等化工新材料。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是調結構的基礎。要不斷適應市場的變化和需求,圍繞節能、環保、低碳等發展方向,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拓展化工企業的市場空間。根據山西省規劃的戰略性新型產業,化工企業要積極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合作,優先承接各類高科技產業項目,搭建各類科研成果優先轉化的舞臺,讓更多的科技成果提升企業的產業核心競爭力。如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同世達煤化工集團、杭州林達化工技術工程有限公司和大連普瑞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焦爐氣中低溫換熱式甲烷化合成天然氣新技術成果,開辟了焦爐煤氣加工利用的新罹叮煥用電石渣、氣化爐渣、煤矸石等生產水泥、空心磚、廣場磚和新型建材,化害為利、變廢為寶,實現各種資源的綜合利用。
推進企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既是一個長期過程鉅彩塹鼻白罱羝鵲娜撾瘛R虼耍化工企業要抓好轉型項目建設,在現有產業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升級或者應用先進科技成果。但是,企業結構調整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因企制宜、因地制宜,尋找適合企業自身發展最佳途徑,才能實現增產增效。(作者系山西西易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非煤釧咀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