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力度前所未有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2007年4月,國務院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溫家寶總理全面部署節能減排工作。此后,國務院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45條具體工作安排。許多省(區、市)建立領導機構和協調機制,落實責任制和政策措施,各級政府推動節能減排的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
為把節能減排目標落到實處,我國采取了經濟的、法律的乃至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實施重點工程,推廣先進技術和產品,推動重點領域節能,發展循環經濟,推行市場化機制,完善經濟政策,健全法規標準,加強能力建設,廣H開展宣傳等。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供的數據,“十一五”,國家安排中央資金2250億元,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節能環保能力建設等,帶動全社會投資約1.6萬億元,形成節能能力約3.4億噸標準煤,新增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6500多萬噸,燃煤電廠投運脫硫機組超過5.78億千瓦。
在重點領域節能領域,我國組織開展了千家企業節能行動。這些高耗能大型企業積極推進節能減排,通過開展能源審計,編制節能規劃,實施能效水平對標,公告能源利用狀況等,顯著降低了能源資源的消耗和浪費。“十一五”期間,這些企業節能1.65億噸標準煤。
“十一五”期間,我國強化產業政策和項目管理,提高節能環保準入門檻,嚴把土地、環保、能耗、信貸等關口,調整高耗能產品出口政策,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在此期間,全國累計關停高耗能、高排放的小火電機組7682.5萬千瓦,超過了英國全年的發電裝機能力。
節能減排離不開高效節能技術和產品的推廣。近年來,國家發布兩批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趙家榮介紹,我國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3年來,安排中央財政補貼資金330多億元,推廣P能燈5.2億只、高效節能空調5000多萬臺、節能汽車460多萬臺、高效電機500多萬千瓦,直接拉動消費5000多億元,實現年節能1250萬噸標準煤,其中節電約310億千瓦時、節油13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000萬噸。
這項惠及千家萬戶的政策,不僅讓消費者和用戶節省高效節能產品購買費用700多億元(財政補貼帶來規模效益帶動終端銷售價格下降),產品壽命周期內節省電(油)費1300多億元。
今年5月,中央財"安排363億元,用于推廣節能家電、高效照明、節能汽車和高效電機四大類產品,預計拉動消費需求約4500億元,年節能約1200萬噸標準煤,其中節電約323億千瓦時。
價格杠桿的運用也對節能減排工作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近年來,我國實施了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實行煙氣脫硫機組上網電價政策,對限制類、淘汰類的高耗能產品實施差別電價政策,對節能節水環保設備給予稅收優惠,調整了不同排量乘用車消費稅稅率。
為依法推進節能減排,我國還修訂頒布了節約能源法、循環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了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和公共機構節能條例。同時,全國開展節能全民行動,組織形式多樣的節能減排宣傳,全社會節能減排意識明顯增強。
“十一五”期間(2006-2010年),通過實施節能減排綜合性方案,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19.1%,節約能源6.3億噸標準煤;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14.29%,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減少12.45%,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約束性目標。據新華社記者江國成凌軍輝
(新華社北京7月3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