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以來,我國電石生產技術不斷改進,生產水平不斷提高,能耗持續下降。目前我國節能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對于電石這個傳統耗能行業更是如此。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中國電石工業協會秘書長孫偉善表示,電石行業降低能耗尚有潛力,落后企業與先進企業在能耗水平上的差距還很大,全行業應該抓住當前深度挖潛的關鍵時期,著力做好密閉式電石爐節能技術推廣等工作,以能效領跑者為樣本,做好節能工作。
近年來,隨著國際油價的不斷攀升和石油深加工產品成本的持續上漲,電石法聚氯乙烯和其他電石下游產業有了較大的發展,電石產能迅速增長,我國電石產能超過2600萬噸/年,是世界上電石產量和消費量最大的國家。與此同時,電石在生產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電和煤炭,并向環境中排放大量廢氣、粉塵等污染物。電石行業迫切需要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積極采用先進、節能、環保的技術和裝備,提升自身能源利用水平,減少廢棄物排放量,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發展道路。
此次電石行業的能效領跑者為全行業樹立了榜樣,他們的節能工作各具特色而又效果顯著。浙江巨化電石有限公司堅持技術進步與加強管理并舉,在余熱利用等方面較早地取得了成效;湖南藍伯化工有限公司大力應用了新型生產"藝和設備,嘗試電石爐生產尾氣回收煅燒石灰項目,開創了電石行業先例。
但作為傳統的“兩高一資”行業,電石行業仍然存在裝置規模小、能耗高、含塵廢氣排放量大等問題。目前全國電石生產企業有300多家,差的企業能效水平較低,噸電石產品能耗甚至超過1500千克標煤/噸。從另一個角度看,存在的差距正是電石行業提高能效水平的潛力所在。據測算,如果全行業企業能夠達到能效領跑者的水平,全行業每年可以節省將近100萬噸標煤。
孫偉善認為,當前電石行業必須針對傳統發展方式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采取有力舉措,推進產業結構全面升級優化。在“十二五”期間基本完成對內燃式電石爐的技術改造是當前電石行業結構調整、提高能效水平的重點;要將約500萬噸/年的大中型內燃式電石爐改造為密閉式電石爐,預期可形成100萬噸標煤/年的節能能力;提升企業技術裝備水平,減少廢棄物排放量,促進行業平穩和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電石生產設備已經完全實現國產化,國內科研院所和設備制造企業已經完全掌握大型密閉式電石生產裝置的設計、制造。能耗低、污染排放量少的大型密閉式電石爐在行業內得以迅速推廣,將促使電石行業整體水平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