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6月17日,在第四屆中國哈爾濱國際科技成果展交會(簡稱哈科會)上,俄羅斯、韓國、日本等19個國家帶來了1532項最新科技成果,其中僅俄羅斯就獨擁700余項。截至當天,已有117個項目成功簽約。引人注目的是俄羅斯眾多先進的化工技術首次在黑龍江落地,植根于黑龍江的化工沃土。
哈科會上共有167項石化產品新技術、182項新材料技術、42項新能源技術和345項裝備制造技術亮相。俄羅斯方面帶來的從樺樹皮提取白樺醇和脂肪酸、以釹系催化劑(BR-Nd)合成順式-1,4聚丁二烯、鋰基催化聚合制備低分子量的聚丁二烯等化工技術引起了廣泛關注。中俄雙方的科研院所和企業在化工技術合作方面,也結出了碩果。
在產業化項目方面,黑龍江省能源環境研究院與俄羅斯未來科技研究中心簽署了《量子聚合共振燃油催化劑》協議。該添加劑生產工藝與配方新穎,具有獨特的作用機理,可以節約燃油燃料,提高發動機功率,降低發動機磨損,減少廢氣排放的有害成分,并使發動機燃燒系統得到清潔。該技術目前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且尚未見其他報道。
哈爾濱宇神科技有限公司與俄羅斯帕斯科塑業公司就高鴕嬪菌塑料技術共同在中國進行研發和推廣應用達成了協議。該技術通過納米技術將益生菌添加到塑料里,增加益生菌的功效、延長益生菌的存活期。利用該技術生產的保鮮盒(膜),可使蔬菜、水果、奶酪的保鮮時間至少增加100%;激化普通水時,能凈化、活化水質,改善口感,降低人脫液酸度。其技術水平目前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在前沿領域研究方面,黑龍江大學與俄羅斯科學院元素有機化合物研究所簽署了《化學合成領域技術合作協議》,雙方協商將凸獾綹春喜牧稀⒔鶚袈綰洗呋、有機催化等多個領域開展廣泛的科技合作研究。黑龍江德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與俄羅斯農業科學院全俄植物保護所簽署《微生物制劑的批量生產技術轉讓》協議,以期加速新產品開發,推進我國綠色農業和生物農藥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