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聯合發布的《2011中國節能減排發展報告》認為,中國已成為全球低碳經濟增長的引擎。能源需求增長和能源結構變化使得中國成為推動全球能源結構向可持續能源轉型的主力軍。
以“十一五”期間為例,中國經濟增長逐步擺脫對能源的過度依賴,2006年至2010年的經濟平均增速是11.2%,能源消費平均增速是6.6%。能源消費彈性系數由最高點2004年的1.6已經降至2010年的0.57。《報告》認為,在全球經濟二次探底可能性日益增大的今天,中國經濟結構的4色轉型將對世界新經濟形態的確立具備樣本意義。
《報告》構建了涵蓋減排效果、努力程度和潛力實現三個方面的區域節能減排綜合評價指數,并據此將各省劃分為四類。
第一類地區全部分布在東部地區,包含的省市有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廣東省、浙江省,反映了東部地區在各區域中節能減排效果整體最好。第二類地區主要包括東部的天津市、河北省、福建省、山東省和海南省,中部的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西部的重慶市、x川省、陜西省和云南省,東北的黑龍江省、遼寧省和吉林省。第三類地區包括中部的山西省,西部的廣西、甘肅和內蒙古。第四類地區全部集中在西部地區,包括貴州、青海省和寧夏。
《報告》主編王小康認為,政府強力政策自上而下推進是“十一五”期間我國節能減排的主導模式。“十二五”時期,這種模式會向市場力量推進的模式演化。但是,以政府為主導的基本工「窬植換岣謀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