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strike><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strike>
<ruby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ruby>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石油和化工節能網_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主辦歡迎您
手機端
關于我們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最新資訊
“雷人馮” 挑戰節能極限
0
發布時間:2010-01-06 瀏覽數:4401 新聞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上海最大的發電廠——上海外高橋[15.88-1.06%]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當地人喜歡簡稱為“外三”。“外三”的總經理馮偉忠,人稱“雷人馮2。

 

“雷人馮”最“雷”人之處,是他能夠做到讓人幾乎無法相信的煤耗:2008年全國火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349克/千瓦時,而剛剛投產的“外三”兩臺機組在當年負荷率僅為75%的情況下,運行供電煤耗卻只有287克/千瓦時,這是當年供電煤耗的世界最低紀錄。

 

這意味著,“外三”向電網每送出一度電就比全國平均水平節約62克標準煤,一年就可節省標煤70多萬噸,增加經濟效益5億多元。

 

2009年,“外三”在年負荷率仍為75%的情況下,實際運行供電煤耗又降低到282克/千瓦時,再次刷新自己創造的煤耗世界最低紀錄。

 

另一個“雷”人之處,是“外三”在4年間,由馮偉忠提出和領銜研發并組織實施了“零能耗脫硫”等10項世界首創技術、“超超臨界機組參數和運行方式優化”等6項國內首創項目,取得了184項企業新紀錄和9項國家專利授權。

 

1月4日,經過兩個多月試運行,“廣義回熱系統”正式投用,這是“外三”又一項世界首創的重大節能技術。

 

“‘外三’經驗最顯著的地方就是不迷信國外技術,不受制于傳統理念。”馮偉忠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以一當三

 

2005年7月,為緩解上海“十一五”期間電力供需矛盾,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上海市在浦東外高橋保稅區附近開工建設了“外三”項目,建設2臺國內單機容量最大、參數最高的100萬千瓦國產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總投資85.3億元。

 

馮偉忠告訴記者,國際上超超臨界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蒸汽氧化和固體顆粒侵蝕導致的鍋爐爆管、汽輪機效率下降等,已經成為困擾全世界所有超超臨界機組的難題。

 

作為這一項目技術總負責的馮偉忠,首先把“動刀”的目標鎖定在發電機組最精密的汽機系統上,提出了多項設計改進。從機組蒸汽參數、汽輪機運e控制方式,到相關設備配置、管道的設計和布置方式等都做了革新。

 

方案一提出便引來一片質疑,設計人員顧慮重重。就連有些國外技術輸出方高層得知后也數次寫來電子郵件反對,還派專家來當面勸阻,甚至聲明“一旦改動,后果嚴重”。

 

“我相信這些改進是可行的。”馮偉忠說。馮偉忠改這改那,讓機組逼近節能減排的極限。事實證明,僅上述三項改進,就使機組熱耗下降89千焦/千瓦時,一年節約6萬噸標煤。

 

在我國電力企業,為發電設備給水歷來是“三駕馬車”——2臺汽動給水泵加1臺電動給水泵。但馮偉忠提出了顛覆性設想:完全取消電動泵,只留單臺汽動泵,以一當三。

 

這一提議再次“雷”到了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們。

 

“電動泵和另一臺汽動泵完全是多余的。”馮偉忠說,“為什么不見發電機組也備著一臺?”結果,這一改進累計節省投資上億元,每年可節煤1萬噸,而運行安全性也大大提高,至今也未發生一起因給水泵故障造成主設備停機的事故。

 

2007年10月31日,一次大型火電企業節能與環保國際研討會上。馮偉忠再次“雷”人:“外高橋電廠三期工程將采用自主創新技術,大幅降低鍋爐啟動用油量,比二期工程低一個數量級以上。”

 

僅過了一個多星期,“外三”工程首臺百萬千瓦鍋爐完成點火沖管。由于馮偉忠研究開發出了國際上獨有的“直流鍋爐蒸汽加熱啟動和穩燃技術”,調試總耗油僅1030噸,只有“外二”工程2.1萬噸的二十分之一。

 

脫硫肆隳芎模

 

中國的能源70%靠煤炭,而超過一半的煤炭是電廠消耗的。馮偉忠對記者說,“節能減排如果抓住了發電企業這個大耍就抓住了關鍵點。”

 

讓馮偉忠得意的是“零能耗脫硫系統”。他告訴記者,許多電廠之所以不愿意上脫硫設施,或是上了脫硫設施也不愿意運行,是因為脫硫裝置不但投資大,而且運行費用高。其耗電量非常大,約占總發電量的1%~1.5%。

 

建“外三”初期,馮偉忠就研究出了一種巧妙的節能技術。“先想辦法把脫硫系統電耗至少降低20%,再設法把脫硫煙氣中的熱能回收利用,送回熱力系統再發電,最終使脫硫系統的能耗得以平衡,或者說是零能耗脫硫。”

 

就是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思路將許多人眼中“高代價、高投入”的脫硫環節變成了可以賺錢的系統。經過改造后的“外三”脫硫系統,一年可節煤4萬多噸,節水52萬噸,創造直接經濟效益2300多萬元。

 

馮偉忠告訴記者,“外三”此次研發并投用的“廣義回熱系統”技術,從實際效果來看,性價比超過了“零能耗”脫硫系統。

 

“你就是舒馬赫!”

 

前不久,德國西門子公司發電部新任總裁訪問中國,點名要訪問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席間,馮偉忠直言:“西門子號稱全球最先進的汽輪發電機制造商,而我敢說,在你們的全球客戶中沒有誰能超過我們。”

 

陪同這位德國總裁來的原汽輪發電機廠廠長馬上豎起大拇指應道:“如果我們是生產頂級跑車的,那你就是舒馬赫!”

 

沖破了國外技術障礙和傳統理念的馮偉忠,眼下的一個心愿是在現有的體制下,完成另一個突破。

 

“其實,盡管‘外三’是發電效率最高的,但經常不能滿負荷發電,2009年的發電負荷只有75%。”馮偉忠對記者說,問題出在利益分配上。目前的發電量分配機制是要讓每一個上網電廠都有飯吃。

 

“能不能找到一個辦法?”馮偉忠說,既能兼顧各方利益,又能讓整個電網運行效率最大化。他說,“外三”愿意替那些運行效率低的機組代發電,即使發電量算人家的也沒關系,“目前,就是替代30萬或60萬千瓦的亞臨界機組發電,每度電也至少有50克的煤耗降下來,有利于各方。”


 

微信公眾號
手機移動端
證書查詢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strike><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strike>
<ruby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ruby>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两个男的打扑克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