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眾多外資企業紛紛在中國節能市場“施展拳腳”,似有“大干快上”的勁頭。
11月5日,法國可持續發展部部長娜塔莉·科修斯柯·莫里塞(NathalieKosciusko-Morizet)和法國蘇伊士環境集團首席執行官舒賽德(Jean-LouisChaussade)出席了武漢化學工業區污水處理廠奠基儀式。
今年7月28日,由蘇伊士環境集團旗下中法水務投資有限公司、武漢化工新城工程有限公司、得利滿水處理系統(北京)有限公司及上海化學工業區投資實業有限公司分別出資43%、25%、22%和10%成立了武漢中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簡稱“武漢中法”)。根據合作協議,武漢中法將在30年內負責武漢化學工業區污水處理廠成杓啤⒔ㄉ韜凸芾懟:賢規劃的污水處理廠總規模達6萬噸/天,并計劃從2013年開始建設一個日處理能力30萬噸的供水廠。
法國蘇伊士環境集團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有30年歷史,2010年,其在中國的收入已經達到9.38億歐元。在中國的節能環保領域,蘇伊士算得上外資的“老字號”了。不過近來,眾多外資企業紛紛在中國節能市場“施展拳腳”,似有“大干快上”的勁頭。
外資頻出手
10月31日,西門子綠色地區總部在上海揭幕,并正式投入運營。作為全球領先的先進節能產品與解決方案供應商,西門子共擁有約30000項與保護環境和氣候T關的專利解決方案。以樓宇科技為例,西門子擁有150多項先進的技術和上千種產品,可以為客戶提供“度身定制”的節能樓宇解決方案。同時,西門子也是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LEED認證”組織的正式成員。2008年,西門子中國總部大樓——西門子中心(北京)落成。至今,西門子中心(北T)的能耗比未采取節能措施的同等規模樓宇降低28%,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可減少1200至1600噸。
此次在上海投入使用的地區總部總投資額達到7.1億元人民幣,是西門子全球最重要的房地產投資項目,也成為西門子對外展示其節能環保解決方案的“活廣告”。西門子股份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羅旭德表示:“中國,尤其是像上海這樣的大都市,不僅是西門子的重要市場,也是E們至關重要的人才、創意和創新之源。西門子上海中心作為高效、可持續建筑的典范,正是我們與上海和中國在長期緊密合作的見證。”
在中國的節能環保領域,西門子涉及的絕不僅僅是樓宇節能:同樣是在10月31日,西門子發布了一款面向中國中端市場的高效節能電機——SimoticsGP1LE0,據介紹,與普通的標準電機相比,該電機的使用效率可高出10個百分點,并可以保證最多減少40%的能源損耗;在11月1日~4日舉行的“2011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上,西門子展示其在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全面、創新的解決方案。西門子東北亞區及東盟-太平洋區基礎設施與城市業務領域總裁肖松博士表示,“中國快速的城市化進程給城市的交通帶來了巨大挑戰。作H球領先的城市軌道交通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我們有信心協助客戶在中國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如果說西門子是制造企業的代表,服務領域的外資企業對中國的節能環保領域同樣興趣頗濃。
11月3日,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與北京理想偉業節能投資有限公司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確定將在全球范圍內建成全方位戰略合作關系。有媒體稱,這一協議瞬間打通了羅蘭貝格進軍中國3萬億節能環保市場的通道。
據了解,羅蘭貝格未來會幫助理想偉業制定詳細的、具有全球視野的、創新性的戰略方案,在資源引入、平臺推L、平臺能力建設上給予全力支持。羅蘭貝格亞洲區總裁常博逸說,“比如在二氧化碳交易領域,我們這幾年在全球各地積累了很多經驗,這些都可以分享給理想偉業。”
規劃遲出臺
中國節能環保產業迅速發展,大量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正向這個領域聚集。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節能環保產業保持15%~20%的年復合增長率,大幅超過工業增速,預計到2015年,該產業總產值將超過3萬億元,占GDP的8%左右。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去年9月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不僅第一次明確提出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予以重點支持,還強調重點開發推廣高效節能技術裝備及產品,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產業化水平,示范推廣先進環保技術裝備及產品等。
在3月份發布的“十二五”規劃綱要中,節能環保產業再次作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加以明確。《規劃綱要》強調,未來5年將重點-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并將在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給予支持。
然而,被業界寄予厚望的《“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卻遲遲未見出臺。有預測說,鑒于今年的全球氣候變化大會將于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開,所以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不會早于12月出臺。
不過,外資企業在中國節能環保領域的布局顯然沒有受到規劃遲遲未出的影響。對此,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相關政策進一步落實到位,在國家政策的刺激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空間廣闊,需求增長有保證,因此外資企業也就放心地在這一領域進行投入。
今年9月,商務部、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發展就是要把握經濟全球化的新特點,逐步深化國際合作,積極探索合作新模式,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合作,從而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自主發展能力與核心競爭力。促進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發展應準確定位,明確方向。一是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制造、營銷等各環節的國際化發展水平,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力;二是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企業、產業聯盟、創新基地的國際化發展能力,提升市場主體競爭力;三是營造有利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發展的良好環境,完善支撐保障體系;四是處理好兩個市場的相互關系,夯實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發展的國內基礎。
有分析機構預測,節能環保產業有望在未來5至10年迎來飛速發展,整體增速有望保持在每年15%至20%,外商投資企業在該領域的投資將進一步增加。但有專家指出,在外資企業的強大技術支撐下,國家應該出臺政策,引導國內企業通過與外資合作,盡快提升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支持國內企業與境外企業聯合研發共性關鍵技術、開發新產品以及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從而推動我國新興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