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碳信息披露項目中國報告2011》在京發布。2011年,英國碳信息披露項目(CDP)組織連續第四次委托商道縱橫,對中國流通市值最大的100家詞泄司進行問卷調查,調查顯示,46%的企業對CDP進行了積極的回應,54%的企業不愿披露自己的碳信息。報告顯示:中國企業在戰略層面上,越來越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并且開始將其納入公司商業戰略之中。
在受邀參與問卷調查的100家上市公司中,45%(45家)的企業對CDP進行了積極回應,為歷年來參與度最高的一次。其中有11家公司填寫了問卷,35家提供了相關信息(包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環境報告及節能減排政策措施等)。此外,來自新興市場800指數中的3家中國企業也填寫了問卷,更有8家信息技術企業主動向CDP披露了自身碳排放信息。中國100樣本企業的問卷回應率較去年13%略有下降,這一方面反映出企業在公開信息、與利益相關方溝嚳矯娓為積極和透明;同時也反映出企業在碳數據方面的缺憾,披露數據動力不足。
喔低碳政策信號明確 企業低碳行動不斷推進
報告指出,中國政府近一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覆蓋節能減排、新能源、低碳城市、碳排放交易等領域。這些政策開始更多地落向具體和實處,特別是碳強度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十二五”規劃,充分體現了政府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作為應對氣候變化主體,中國企業也在技術創新、低碳產品、碳盤查和綠倒┯α垂芾淼確矯媯進行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據中新網財經頻道了解,中國100樣本涉及的28個行業中只有7個行業的企業填寫問卷,分別是銀行、建筑與工程、運輸、煤與消費用燃料、石油和天然氣、信息技術、汽車與汽車零部件。在填寫問卷的11家公司中銀行業有4家填寫了問卷,在絕對數量上居首。貿易與經銷、酒店餐飲與休閑、航空、建筑材料等行業仍在信息披露上娉止弁。
氣候風險認識仍需深入 碳排放量化信息依舊難覓
報告顯示,多數企業仍將氣候變化視為風險,特別是相關政策法規的調整給業務造成的影響,是企業最為關注的L險,也是現階段推動大多數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動力。相反,能夠準確認識到氣候變化給自身帶來商業機會的企業還非常有限。此外,大多數企業尚未在問卷或CSR報告中闡述其量化的減排目標。
企業在問卷和CSR報告中多以定性描述為準,很少企業能提供系統的碳排放量化信息,能邀請獨立第三方對排放數據進行外部審驗的企業數量極其有限。“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也為中國企業開展碳盤查傳遞了信號,因此,未來幾年對企業自身進行全面的碳盤查將是是必然趨勢和基本要求。
碳信息披露項目執行主席保羅?辛普森指出,不斷增加的能源需求正加劇企業對有限的化石燃料供應的爭奪。努力發展低碳經濟,在保證可持續、可盈利經濟增長的同時,還能夠減少對日益稀缺的原材料的依賴。企業將碳管理逐步融入企業T心業務戰略和主流投資決策參考,對其碳排放進行管理,并使業務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是實現可持續、豐厚的股東回報的基礎。
碳信息披露項目中國項目主任李如松表示,中國企業積極地通過CDP平臺公開自己的碳信息,更有利于幫助發現自身節能減排的關鍵節點,控制風險和發現機遇,有利于在全球競爭中占得先機。未來CDP在中國將密切結合“十二五”規劃,制定既針對中國國情又符合CDP原則的計劃,加強合作,提供靈活多樣的低碳發展管理服務。(中新網財經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