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1-7月份,五大發電集團火電業務虧損180.9億元,同比增虧113億元,4-7月份月度虧損額持續擴大;同期電力業務合計虧損74.6億元,同比增虧82.7億元。風電亦在首現虧損,虧損額達到1.4億元,利潤比6月降低8.2億元。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認為,電力企業受煤價上漲影響,火電業務普遍出現巨額虧損。另外負債率高、貸款利率上升等不利因素進一步加劇了火電企業的成本負擔,導致電力企業的7月份虧損出現大幅上升。盡管發改委在上半年上調了多個省份的上網電價,但是現在看來上調幅度對于電力企業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難以彌補電力企業的虧損。
國企報虧被戲稱為漲價先聲,上半年石油企業連呼虧損導致發改委上調油價,電力企業連呼虧損促使發改委上調電價。此次電力企業的巨額虧損進一步引發了企業和民眾對電價上漲的擔憂。在“計劃煤”和“市場電”的夾縫中,上調上網電價是緩解電力企業虧損最為有效的手段。
但是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短期內發改委上調上網電價的可能性Т蟆7月份國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6.5%,創下37個月以來新高。目前正處于CPI從巔峰回落的關鍵時期,發改委需要嚴格控制任何可能導致CPI上漲的因素。電力行業作為事關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其價格的微小波動也會引發巨大的連鎖反應。在此情況下發改委不會上調電力價А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1-2015年中國電力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推進以煤電聯動機制為重點的電力價格體制改革是解決煤電矛盾的關鍵。脫離了實際市場供求關系的官方定價扭曲了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并非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