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節能減排這個“敏感話題”上,石油和化工行業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靜悄悄”的:不再是環保“黑名單”上的焦點,重大污染事件也幾乎沒有發生。多年從事行業環保工作的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質量安全環保部環保處處長張巖男就有這樣一個體會:今年石化行業被環保部門點名批評的時候少了,而行業直接與政府部門對話、參與國家相關政策制定的“話語權”多了。這一少一多,折射出今年石化行業在節能減排上r新變化。
的確,一年過去了,石化行業節能減排交出的答卷給了人們一個驚喜。
9月,環保部部長周生賢透露,我國二氧化硫“十一五”減排目標有望提前一年實現,F學需氧量減排目標可以如期實現。“十一五”將有望成為首個污染減排指標如期完成的五年規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657.6萬噸,二氧化硫排放總量1147.8萬噸,與2008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2.46%和5.4%。可以肯定的是,石化行業在國F節能減排進程中的作用舉足輕重。
10月,石油和化工行業責任關懷年度報告發布,F是自2002年行業推行責任關懷以來的第一次。截至目前,承諾實施責任關懷的企業已達53家,責任關懷已在行業內生根開花,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的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的活力。
11月,國家發改委發布公告,千家企業提前兩年完成了“十一五”節能任務。其中,參加考核的化工、石油、石化企業有311家,296家的考核結果為基本完成及以上等級,占95.2%。
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2%,預計全年下P9%以上,石化行業作為重點耗能行業貢獻突出。同時,在工信部推薦的9家清潔生產示范企業中,石化行業有5家。
聯想到剛剛公布的今年1~11月行業經濟運行數據,全行業的整體經濟形勢繼續企穩向好。以往人們所擔心的節能減排會降低經濟增長速度的現象并沒有出現,相反,節能減排的積極推進,促進了行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正如中國石化協會副會長周竹葉所說,全行業把節能減排作為落實科學發展的重要內容,將節能減排與“保增長、調結構” 合起來,與企業的長遠發展結合起來,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據了解,2008年,全國 油和化工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為4.3億噸標煤,占全國總消費量的15.1%,占工業能源消費量的20.5%;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排放的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分別居各工業部門的第一、第四和第五位。因此,周竹葉特別強調,今年的目標很明確,全行業的節能減排重點是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努力促進清潔生產并提高能源綜合利用率。
套的措施和手段很快跟進。今年10月,《石油和化工產業振興支撐技術指導意見》發布。中國石化協會副秘書長孫偉善對這一《指導意見》的解讀是,力求發揮科技在行業結構調整、技術改造和節能減排增效中的支撐作用。孫偉善說,針對《指導意見》中所涉及的內容,目前石化協會已經各大院校和科研單位發函,廣泛征集一批先進、適用、成熟技術和需要攻關解決的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分別在行業內進行推廣應用,或推薦列入國家科技計劃,爭取國家經費支持。
讓張巖男深有感觸的是,其實沒有解決不了的環保問題,也沒有真正的廢物,治理污染有沒有技術手段是問題的關鍵。她說,2009年石化行業對科技創新在節能減排中的作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并做了很多實際工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參與節能減排相關政策、規劃、標準的制定方面,石化行業表現突出。比如受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環保部等部門委托,制定了石化行業重點節能技術推廣規劃;制定了《石化行業環保經濟政策配套綜合名錄》,開展了《化工行業污染物排分析報告和總量控制方案》等四項重大課題的研究,為制定“十二五”化工行業污染防控政策提供了支撐;編制了氯堿、純堿、氮肥、磷肥、硫酸、染料等行業清潔生產示范推行方案和磷石膏渣場建設工程技術指南等。
事實表明,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實現節能減排攻堅目標已經可以預期。就在全行業努力實踐節能減排、循環經濟之時,一個新的概念進入了人們的視線——低碳經濟。今年8月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培育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新經濟增長點。這可以看作是國家要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的一個信號。11月26日,我國公布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再次對低碳經濟概念進行了強化。
有專家認為,節能減排的最終目的就是發展低碳經濟。實現低碳經濟主要依靠兩大法寶:一是提高能源使用=率;二是發展清潔能源。而支撐這兩個法寶的就是節能和新能源技術。化工企業在低碳技術創新與應用中,正在進行著一系列有益的嘗試。同時,國內新能源產業熱度不減,繼江蘇、山東、山西等地區發布地方版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之后,廣州、上海、武漢等地也對新能源產業作出了布局=
周竹葉表示,石化行業發展低碳經濟已經走在路上,很多企業已經有了低碳意識,=始從長遠發展的角度思考減排問題,這是今年的一個顯著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