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燒堿行業產能擴張加劇,大量中小規模的新擴建燒堿裝置陸續投產,使得國內產能過剩、產業集中度不高等一系列問題與下游需求不足的矛盾進一步加劇。在下游需求無明顯提升的情況下,國內燒堿企業的競爭越來越多地表現為價格的競爭,數百萬噸過剩產能就像一座大山,始終壓制著燒堿的價格。特別是氯堿平衡問題在今年表現得尤其突出,使得燒堿的產能過剩問題顯得尤其無奈。
遭遇一高一低:庫存不斷增加價格持續走低
中國氯堿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表明,目前燒堿企業庫存不斷增加。加之上游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增大了企業的經營壓力。
“目前我們公司燒堿產量的增減完全是以氯定產,市場能消化多少液氯就安排多少產量。好在公司是離t膜燒堿裝置,又有自備電廠的優勢,這樣才能勉強維持燒堿的效益。”江蘇天成氯堿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種平介紹說,天成公司現有燒堿和聚氯乙烯產能各10萬噸,公司也擔心僅靠低水平的燒堿和液氯開車率無法支撐企業長久發展。
江蘇北方氯堿化工有限公司也遭遇了同樣困境。公司現有燒堿產能10萬噸。由于價格倒掛,公司去年就整體虧損,今年經營虧損額逐月擴大,資金周轉出現較大困難。“為了應對危機,消化庫存,我們不得不努力增加品種,適應市場對塑料硬制品的加工需要,生產型材、管材、板材、硬片等,使利潤有所增加。”該公司生產部徐繼祥對記者說。
烏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燒堿項目11月19日正式竣工投產。據了解,當地氯堿企業開工率較高,但因下游需求較為有限,使得該公司燒堿庫存壓力逐漸增加。遇到同樣問題的還有河南神馬集團氯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年產40萬噸燒堿項目2009年底全部建成投產,公司近80%的燒堿產品銷售給當地企業,而問題是當地的下游產品氧化鋁已經產能過剩,開工率嚴重不足,新增的燒堿產能恐怕無處消化。
中國氯堿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08年10月以來燒堿的市場價格一直在走低。以32%離子膜燒堿市場價為例,2008年10月32%離子膜燒堿市場價格每噸為770多元,而到今年12月其價格只有460元左右,價格下降了40%。
緣于一保兩降:液氯要平衡內需出口都在降
燒堿T場不振的局面,除金融危機引起的外貿出口受阻外,還與產能過剩引起的氯堿平衡受制有著直接的關系。
據了解,燒堿與液氯的平衡問題始終是氯堿工業發展的恒定矛盾。燒堿是由鹽水電解得到的。鹽水電解同時還產生氯氣和氫氣。燒堿和氯氣的質量比為1∶0.88。換句話講就是每生產1噸的燒堿就會產生0.88噸的液氯。但是市場對燒堿和液氯的需求并不是按照這樣的比例,因而就產生了氯堿不平衡的矛盾。燒堿的產出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液氯的下游消耗量,燒堿企業的開工要兼顧氯堿平衡而定。近幾年,我國氯堿工業進入迅速發展時期,氯堿平衡的矛盾更加突顯出來。“氯保平堿富余是造成燒堿行情下滑的一個主因。”中國氯堿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劉東升認,目前我國氯堿行業的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基本一致,氯少堿多成為困擾行業發展的現實問題,燒堿產能過剩將是一個長期現象。目前要保證液氯市場供應的平穩充足,就預示著燒堿產量的加大。
那么,為什么今年氯堿平衡問題尤其突出呢?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氯及其下游產品先于燒堿出現了企穩回升的態勢。第一季度,液氯隨著其下游聚氯乙烯、氯乙酸等主要消費產品走穩。第二季度以后,聚氯乙烯需求穩定并逐漸放大。為了保證液氯供應充足=聚氯乙烯的正常開工,燒堿就只能越做越多。據不完全統計,由于受國內聚氯乙烯市場價格走高帶動,氯堿企業裝置開工率較高,目前國內氯堿企業綜合開工率達到70%,部分地區如河南、山東、江蘇等省的部分企業滿負荷運行,致使燒堿的市場貨源居高不下,國內燒堿供過于求的局面愈發嚴重。
國際需求疲軟是燒堿行情一路下滑的又一原因。中國氯堿網研究中心主任楊⒈硎荊離子膜燒堿出口仍是解決國內產能過剩的策略之一。目前燒堿的全球貿易量超過50億噸/年。國際市場燒堿需求逐月下降直接影響了中國的燒堿出口。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燒堿出口量是197萬噸,而2009年中國燒堿出口量只有140萬噸,跌幅達30%。國內燒堿企業要想在國際市場上有所作為,也只有拼成本。
內需下降也嚴重影響燒堿行情。記者了解到,燒堿的主要杏斡沒а躉鋁、化纖等行業減產應對虧損,造成燒堿內需下降,迫使行情連續下探。盡管目前國內部分廠家也有提價的意愿,但因下游需求有限,加之部分地區陸續有一些新擴建項目試車投產,再加上一些企業前期庫存尚未消化,短期內總體貨源供過于求的格局很難打破。
三步應對措施:控制規模延長產業鏈淘汰落后
據了解,目前燒堿行業的擴產仍在繼續。2009~2010年,國內幾家主要生產企業中,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新增產能30萬噸,陜西北元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新增20萬噸,廣西田東錦盛化工有限公司新增20萬噸,內蒙古君正科技產業集團公司新增40萬噸,內蒙古烏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增15萬噸,廣西柳化集團新增10萬噸,新疆中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將新增的32萬噸產能將于明年投產。
協調氯堿平衡一直是氯堿行業要長期面對的問題。燒堿行業似乎陷入一個怪圈:為了保證下游聚氯乙烯市場,就得忍受產能過剩。
那么,燒堿行業自身在應對產能過剩方面能有什么作為呢?
業內人士認為,關鍵在于圍繞氯堿氫平衡這個核心,大力調整產品結構。部分基礎的氯產品如環氧丙烷、氯丙烷是制造不飽和聚酯樹脂、聚氨酯、表面活性劑等的重要原料。由于精細化工對資源的依賴性小、投資少、見效快、附加值高、利潤大、出口創匯率高,因此發展精細化工成為我國氯堿企業實現經濟增長方式根本性轉變的關鍵。通過發展精細化工,不斷延伸產業鏈,實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利用部分基礎中間體作為原料,搞好深加工,向系列化、多元化、精細化、高附加值化方向發展,這不僅增加了氯的附加值,而且減輕了燒堿生產的壓力,有利于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同時,控制燒堿新上項目規模、開發下游精細化工產品,將是燒堿行業穩定發展的關鍵點。
中國氯堿工業協會秘書長張文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在控制燒堿新上項目規模方面,政府要求新建燒堿裝置起始規模必須達到30萬噸/年及以上(老企業搬遷e目除外)。從目前統計的項目進展來看,項目規劃均符合準入條件的規定,新建項目達到30萬噸/年及以上。但這其中很大一部分項目是以分期的形式進行建設,一期開工問題不大,剩下的后期工程不確定性較大。所以,政策對規模的限定意義便被大大削弱。政府應考慮在政策的制定上彌補這一漏洞。
中國氯堿網副總經理張培超表示,我國燒堿行業經過多年發展,設備陳埂⒐ひ綻匣的老企業居多,企業節能減排的意識缺乏,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動力不足。推行清潔生產將加快燒堿行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淘汰落后產能將有助于燒堿行業去產能化的實現。西安西化氯堿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總監張宇認為,國家有關部門不妨在資金、政策等方面加大對幾故緣閆笠檔姆齔至Χ齲盡快攻克氧陰極技術難關,搶占制高點。他同時建議,在推廣離子膜法燒堿的同時,隔膜法燒堿比例要大幅減少,這樣才能抑制產能過剩。
記者了解到,同樣是氯堿企業,誰的產品數量多、產業鏈長,日子就相應好過一些。山東金嶺集團公司的宣傳主管郭金龍介紹說,該集團除了具有年產70萬噸燒堿產能外,還擁有較長的氯產品和相關產業鏈,產品有年產二氯甲烷及氯仿16萬噸、氯丙烯2萬噸、硝基苯9萬噸、苯胺6萬噸等。加之公司有自備電廠,電價較低,燒堿裝置為德國先進的離子膜裝置,所以有能力應對當前的局面。
濟寧中銀電化有限公司是魯西南的一家氯堿企業,除了擁有年產10萬噸燒堿、5萬噸聚氯乙烯、6萬噸液氯、6萬噸鹽酸等產品之外,還有氯化苯2萬噸、漂粉精4000噸、氯化石蠟2000噸、苯乙酸1000p。這些產品應用廣泛,在國內氯堿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支撐了公司的生產運營。該公司董事長常廣水說:“再冷的季節也會有溫暖的陽光,再難的行業也會有盈利的企業。我們要用一流的執行力,努力創造經濟寒冬里企業的春天,促進冰雪早日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