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二氧化碳地質封存課題組組長李小春近日表示,隨著世界上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越來越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已加快對碳捕集技術的研究和利用。但同時,各國國內碳捕集項目也受到了強大阻力。
據李小春介紹,歐盟計劃投資60億~70億歐元,到2015年在歐洲建設12個大型碳捕集示范電廠 從2020年開始為向全世界大規模地進行商業推廣做準備。同時計劃規定所有2020年以后新建的火力發電站都采用碳捕集技術。目前歐盟已注入10多億歐元啟動資金。歐盟能源部的項目官員斯考特·布洛克特在一次關于碳捕集發展的會議上聲稱,歐盟必須擔負起領袖的責任,從政策到資金, 力支持碳捕集技術的推廣。
據了解,英國政府日前決定,在2014年之前,投入10億英鎊建立一個碳捕集示范工廠。政府作為投資方,已經出臺了競標機制。英國政府已出臺規定,所 新建電廠必須捕獲和封存至少25%的溫室氣體,到2025年要捕獲和封存100%的氣體;加拿大政府日前宣布將提供殼牌公司在阿爾伯特省油砂處理設施碳捕集和封存項目8.65億美元的資金,占到總投資額的2/3,該項目設計每年捕集100多萬噸重質油砂開發中釋放出來的二氧化碳;美國奧巴馬政府則減少了儲氫材料研究,將研究重點轉向碳捕集,擬在未來10年內投入20多億美元,在美國7個地區進行碳捕集項目實驗,目前已經投資2億美元進行研究;日本則提出,在2020年前實現碳捕集技術的應用,并將成本降低50%。
但與此同時,這些國家民眾的反對也非常激烈。過去兩年,荷蘭小鎮巴倫德勒克的居民定期走上街頭抗議殼牌公司計劃在該鎮進行碳捕集、封存試驗,荷蘭政府和殼牌公司被迫于去年底宣布將這個項目推遲3年;來自德國的對碳封存項目的民眾抗議已經扼殺了一個碳捕集項目;在美國,抗議者的喊聲遍布俄亥俄州和紐約州,在這兩個州的碳捕集項目有的已經取消,有的被迫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