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內首家低碳產品交易中心——光之明(國際)低碳產品交易中心在寶安開業,為低碳行業搭建起一個專業的交易平臺。
該中心位于寶安區新安街道,總投資達3億元,占地面積37000多平米,是一個集低碳產品研發、交易展-、信息交流、管理服務、科普為一體的低碳產業基地,可容納大中型企業近200家。
交易中心董事長李政欽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心將致力成為國際一流的高端互動交易平臺。“中心對創辦初期的低碳企業,也將給予技術支持,加快企業的成長和壯大,以期成為低碳能源的孵化器和新能源的推進器。”李政欽預計,中心前兩年每年產值可超過20億元。
據了解,現在很多國際性大企業都開始行動,努力承擔低碳責任,綠色供應鏈正成為新的交易門檻,像沃爾瑪日前就要求10萬家供應商必須完成碳足跡驗證,貼上不同顏色的“碳標簽”,這將影響到近500萬家工廠,而這些工廠大部分都在中國。據統計,目前有10多個國家先后加入到“碳標簽”的行列當中。深圳也已經通過《深圳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規劃(2009-2015)》,以加快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等已作為未來的戰略性產業,給予重點扶持。
業內專家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為低碳行業搭建一個專業的交易平臺迫在眉睫,低碳產品交易中心的建立將為深圳的綠色經濟發展添上重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