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看到,一批自愿減排的VER碳項目不停地在交廳電子顯示屏上滾動,但半年時間過去了并未有成交。另據了解,北京、天津等地的碳交易平臺也面臨著國內企業賣“碳”踴躍、買“碳”無動力的尷尬。深圳國際能源與環境技術促進中心副主任余元旗博士稱,在國內,一個自愿減排的碳交易市場正呼之欲出,但真正破局尚需等到2013年之后。
1 中國是賣“碳”第一大國
沒有強制減排任務的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等發展中國家是碳指標的主要賣家。
余元旗博士是國內較早從事碳交易研究的學者。余元旗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中國無論是項目數量還是碳減排總量均居世界第一,中國已成為世界賣“碳”第一大國。截至2011年3月15日,全球通過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注冊的項目為2911個,中國通過聯合國注冊的CDM項目數為1273個。
據聯合國氣候變化秘書處預計到2012年中國將占聯合國發放的全部碳排放信用交易的41%成為全球第一大的供應國,約為5600億人民幣。而且中國賣的是期貨,相對價格較低。
CDM項目主要涉及風力發電、小水電、垃圾填埋場沼氣回收與利用等清潔能源項目的實施以及HFC23和N2O等化工類溫室氣體項E的毀減。廣東梅州垃圾填埋場沼氣回收與發電項目是在聯合國注冊的第3個中國項目,這個項目由深圳相控科技公司投資開發。
2 國內企業買“碳”初學步
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碳戰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張健成近日接受采訪時稱,由于目前中國并無強制減排義務,企業購“碳”沖抵碳排放的積極性當然不會高。
記者從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一次在深舉辦的低碳會議上獲悉,歐盟已經把碳減排指標分解到了各國大企業身上,而且歐盟正計劃要求大企業披露年報時,將碳資產及碳減排情況作為法定披露項目。
張健成介紹,巴克萊銀行、匯豐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低碳行動尤其突出。匯豐銀行通過自身減排和購買碳指標L實現零排放。
據張健成介紹,國內交易所目前“碳”購買者主要是一些大型會議主L方和一些很有責任感的企業。廣東首個在深圳舉辦的“中芬低碳城市論壇”,目前碳排放指標還在計算中,也將通過深圳排放權交易所購買相應的碳指標實現碳中和。此外,一些有前瞻性的企業,如圣庭苑酒店,也在其價格表中標注出碳購買沖抵碳排放的消費價格,供客人自行選擇。
3 國內碳交易望2013年破局
余元旗一再向記者強調,碳減排及碳交易是在聯合國《京都議定書》框架下的全球氣候問題的解決機制。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唱“國際歌”T
目前,中國整個碳交易市場及機制建設都在等待。《京都議定書》明年年底到期。T012年之后,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國家是否仍是無強制減排義務的國家,目前尚不明確。中國政府堅持包括中國在內新興經濟體國家不承擔強制減排義務。不過,在哥本哈根會議上,中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能耗較現在減少40%~45%,這是一種自愿性減排承諾。
中國已啟動了5省8市低碳試點,碳交易所已達9家。中國正在建設碳交易市場體系,包括減排標準、項目核準認定等。余元旗預估,2013年后,中國很可能將對外承諾的自愿減排指標變成國內的行政強制性量化減排指標。他表示,到2013年之后,全國碳交易市場才能真正破局。
他表示,氣候問題是全球性的,碳交易市場決不能是局地市場。他認為,深圳的排放權交易所至少應是覆蓋兩岸四地的市場,才能形成人氣。
相關鏈接
《京都議定書》催生碳交易
余元旗博士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國內碳交易所目前沒有太大成交,但國際碳交易已是一個很活躍的市場,碳交易由《京都議定書》催生。
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后,要求世界上37個工業化國家到2012年將其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降到1990年排放水平,即定量化明確了這些國家強制性減排指標,根據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將減排指標分解到高排放的企業。對于有減排義務的企業而言,它既可以通過技術改造等手段來實現節能降耗達到減排目的,也可以通過《京都議定書》中設定的聯合履行(JI)機制向本國或37個有減排義務的國家之間購買其他項目實施帶來的減排量,或者過清潔發展機制(CDM)向包括中國在內的沒有減排義務的國家購買經核證的碳減排指標(CER)以沖抵自己的減排義務。
美國的一些企業或個人為了響應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也參與了一些自愿性減排活動,通過在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CX)等機構購買經過VCS等標準核證的自愿性減排指標(VER),以沖抵本企業或個人的活動帶來的排放量。目前,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自愿性減排指標交易市場。
目前,碳排放權的主要買家是歐盟和日本的企。在中國經常能夠看到西方國家有碳減排沖抵任務的企業的駐華買方代表,更多的是投資碳的金融機構包括世界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銀行等,金融機構買到碳排放權指標后,再賣給有碳排放沖抵任務的企業。
據世界銀行統計,2009年,全球碳市場規模約為1440億美元。據聯合國和世界銀行預測,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場容量為14000億元人民幣,到2020年將達到22000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