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浙江、江蘇、重慶等地缺電局面再次出現,東、中部地區環境保護壓力繼續加大,進一步凸顯了加快建設特高壓電網的緊迫性。”中電聯理事長、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如是表示。
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26日主辦的“2011年經濟形勢與電力發展分析預測會”上,部分區域出現的缺電現象引發熱議。據中電聯一位專家介紹,以往都是迎峰度夏時出狀況,現在缺電狀況已經提前出<。“原因不再是缺煤,而是新增裝機難以滿足新增用電需求。”
比如,浙江缺電,一般都會發生在夏季最熱的七八月份或者冬季的1月份左右。時下正值陽春三月,浙江卻缺電了。浙江省電力公司日前表示,多臺發電機組因為故障和檢修需要停機,出現140-190萬千瓦的用電缺口。
江蘇電力公司日前也表示,今夏全省用電負荷峰值預計將達7300萬千瓦,全省今夏供電形勢仍然趨緊,夏季最高用電負荷缺口將超過1000萬千瓦。
本報記者從國家能源局了解到,國家已經明確,在“十二五”期間,<方面,嚴格控制東部等地區新增火電項目,在大中城市及其附近地區不再布局建設新的燃煤電站,所需電力統統通過西部輸電解決,也可改善日益惡化的空氣質量。另一方面,繼續推進“西電東送”和“北電南送”,建設超高壓和特高壓輸電線路。
也就是說,一方面控制東部火電,另一方面在西部將煤、水和新能源就地轉化發電然后通過電網輸送到東部,2現能源“空中走”。
這本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戰略。然而,由于戰略執行上的不匹配,導致問題出現。一方面東部火電項目得到控制,而另一方面,特高壓輸電線路卻核準的比較遲緩。
從今年前兩個月情況看,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態勢總體向好,全社會用電量達到702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3%。中電聯預計今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4.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左右,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但區域性、時段性的電力供應緊張局面仍然存在。
劉振亞認為,分地區看,華中、南方地區供需基本平衡,西北、東北地區略有富余,華北、華東地區供應總體偏緊。
“"十馕"期間,我國能源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越快推進特高壓發展、越早建成特高壓電網,電網優化配置能源資源的能力和作用越能得到充分發揮。”劉振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