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strike><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strike>
<ruby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ruby>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石油和化工節能網_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主辦歡迎您
手機端
關于我們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最新資訊
國內首份低碳發展報告《2010年中國低碳發展報告》出爐
0
發布時間:2011-03-09 瀏覽數:4127 新聞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月25日,國內首份低碳發展報告《2010年中國低碳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出爐。

  

本報獲悉,該報告由清華大學氣候政策中心編寫并發布。該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齊曄對本報解釋說,“這份報告的內容并未局限在2010年,而是對‘十一五’期間國家的低碳發展政策及其實效進行了評估。”

  

《報告》的研究結果表明,“十一五”期間,已經基本實現“十一五”規劃設置的20%的節能目標,有效逆轉了“十五”期間的能耗強度上升趨勢,成功地實現了低碳化轉型。

  

盡管我國低碳化轉型已然起步,但未來的低碳之路并不平坦。

  

“‘十一五’能耗強度降低了,但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還在快速上升,”清華大學低碳能源實驗室主任、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建坤在《報告》發布會上指出,“因此,我們必須合理控制GDP增長速度,嘗試能源消費總量控制。”

  

據何建坤估計,在“十二五”期間確定16%的節能目標上,⒐鸊DP仍維持10%以上高速增長的勢頭,到2015年能源消費總需求量將達45億噸標煤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100億噸左右,相當于美國和歐盟的總和。

  

“十一五”的低碳答卷

  

減碳約18億噸、GDP碳強度下降20%

  

“‘十一五’是我國經濟低碳化的重要開始。”WWF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主任楊富強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

  

對何謂“低碳化”,《報告》給出了一個標準。即“低碳發展的核心在于生產和消費過程的低碳化。生產每一單位的產品所消耗的化石能源逐年減少。

  

“以此來衡量,‘十一五’期間,中國遏制了重化工業化過程中通常出現的能源強度攀升的基本趨勢,使經濟發展從高碳化轉向低碳化發展趨勢。”齊曄指出。

  

據公開資料顯示,2003年,能源強度指標比2002年增加了4.8%;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5.5%;2003~2005年全國能耗平均年增速為14%。連續三年增長,使2005年的能源強度回升E1999年的水平。

  

“為了扭轉這種能源反彈,在‘十一五’規劃中,國家將20%的節能目標納入約束性指標。”楊富強對本報解釋,“根據國家發改委今年2月公布的數據,‘十一五’期間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預計下降19.06%,預定目標已基本實現。”

  

“‘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取得顯著成效,環比節能約7.6億噸標煤,GDP的碳強度下降可達20%,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8億噸。”何建坤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

  

低碳貢獻圖譜

  

電力和制造業低碳化趨勢明顯

  

《報告》不僅指出了“十一五”低碳化轉型的大趨勢,還對“十一五”期間國民經濟各個基礎部門低碳發展的績效做了詳盡的評估。

  

評估結果表明,電力工業和制造業的低碳化勢頭尤為明顯。在建筑和交通領域開始出現一系列鼓舞人心的現象和趨勢。農業生產化石能消耗絕對量下降,森林碳匯規模逐年擴大。

  

報告指出,低碳能源的開發利用正成為中國經濟中最為活躍的生長點之一。

  

“電力行業的低碳化最為明顯,主要表現在燃煤發電效率和非化石能源比例的提高,碳排放強度三年下降6.5%,超過能源強度 下降速度。”齊曄介紹。

  

《報告》研究結果表明,在火力發電方面,發電煤耗和供電 耗三年分別下降了21克和25克,相當于2000~2005 年,即“十五”期間的下降幅度;火力發電碳排放強度從每發一度電排放935.8 克CO2下降到887.8克,三年下降5.1%。同時,非化石能源發展迅速。2008年,水電、風電和核電三類發電量之和比2005年增加了將近一半,增速超過火力發電(36%)。

  

在電力行業之外,制造業的低碳化也十分引人注目。《報告》指出,2005~2008年,制造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3.3%,年均下降4.6%,超過全社會萬元GDP能耗下降速度(年均4%),累計節能4.21億噸標煤,占全國節能量58.7%。

  

同時,制造業萬元工業增加值CO2 排放從2005年的5.08噸下降到2008年4.30噸,三年下降14.8%,年均下降5.4%。占全國CO2減排量65.7%。

  

此外,農業的低碳化也值得重視,這是唯一實現能源消費絕對量下降的部門。2008年農林部門能耗比2005年下降2.2%,比2006年下降5.4%。除絕對量下降之外,能耗強度N降趨勢更為明顯,2008年比2005年下降15%。

  

對此,齊曄特別指出,由于數據的限制,這份報告只收集了2005年至2008年的完整數據和2009年的部分數據,并未涉及2010年的數據,“因此我們的績效評估結果不能完全反映‘十一五’的全部,略有缺陷”。

  

GDP沖動下的節能困境

  

2010年能源總需求量約為32.4億噸標煤,比2005年增長37%

  

盡管各"國民經濟部分低碳化的趨勢已然十分明顯,但低碳化的基礎仍不牢固。

  

“從長遠來看"這種低碳化能夠維持多久?是否可持續?是否會出現反復?這也正是‘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時期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報告提醒。

  

何建坤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節能減碳形勢不容樂觀, “十一五”期間雖然能耗強度降低了,但能源消費總量和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快速上升的趨勢并未得到扭轉,反而增速驚人。

  

如2010年能源總需求量大約為32.4億噸標煤,比2005年增長37%,年增長率為6.5%,能源消費彈性為0.59;“十一五”期間每年新增二氧化碳N放總量占世界增量的一半左右。

  

因此,“抑制能源消費總量的快速增長和二氧化碳排N總量的上升,就非常重要,否則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低碳化的趨勢能否維持將成為問題。”楊富強指出,“維持低碳化的一個最重要手段就是合理控制GDP增速。有研究表明,GDP增速在全國基準水平8%上每增一個百分點,GDP能源強度降低目標應增加2-3個百分點。”

  

“《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7%的GDP增速,比學者呼吁的8%還要低,這表明國家要下大力調整結構了。”楊y強說,“7%的GDP增速對實現能源消費總量控制非常有幫助。GDP增速下降了,能耗強度的分母就會降低。”

  

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江冰曾公開表示,要實現2020年的節能減碳目標,到2015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必須控制在42億噸以內。

  

然而,記者發現,從各省公布的2011年發展規劃來看,目標低于10%的只有北京(8%)、上海(8%)、河北(9%)、浙江(9%)和廣東(9%),大部分省的GDP增速都定在了12%-13%,這意味著,重化工業產能擴張的趨勢仍然十分明顯。

  

記者了解到,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國家在五年規劃中確定的GDP增速往往會低于GDP的實際增速。“在地方GDP沖動難以抑制的情況下,將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2億噸的目標實現難度很大。”楊富強對本報強調。

 

 

 

 

 

微信公眾號
手機移動端
證書查詢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strike><strike id="tnlvp"><i id="tnlvp"></i></strike><strike id="tnlvp"></strike>
<strike id="tnlvp"></strike>
<ruby id="tnlvp"><video id="tnlvp"><ruby id="tnlvp"></ruby></video></ruby>
<span id="tnlvp"><dl id="tnlvp"></dl></span>
两个男的打扑克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