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日,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國資委、電監會、國家能源局等六部門共同制定的《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正式執行。10天前剛剛正式執行的《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未來或將讓冰蓄冷市場產生變革。
這個由國家N改委、工信部、財政部、國資委、電監會、國家能源局等六部門共同制定的政策,特別明確了相關主管部門的責任,鼓勵低谷蓄能,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實行季節電價、高可靠性電價、可中斷負荷電價等制度,支持實施電力需求側管理。同時,政策還特別提到,鼓勵用戶采用符合國家有關要N的高效用電設備和熱泵、電蓄冷、電蓄熱等技術,合理配置無功補償裝置,加強無功管理,優化用電方式,配合政府主管部門和電網企業開展電力需求側管理。
蓄冷行業專家、天津大學教授張永銓分析認為,隨著國家逐步重視建設能源節約型社會、強調突出抓好節能用電,電力及相關政府部門將進一步運用價格工具和市場杠桿,鼓勵用戶采用蓄冷設備。
“峰谷電價實施范圍進一步擴大和峰谷電價比增加,為蓄能技術推廣應用提供了有利條件,國家應實事 是地對此廣泛宣傳,并加大力度。”張永銓說。
除了加大峰谷電價差、擴大實施范圍,我國還將從更多方面保障蓄能等新型技術在建筑行業的應用。消息人士稱,我國3萬平方米以上面積建筑工程將配備蓄能設備的相關政策即將正式出臺,這會直接影響到冰蓄冷市場的未來走向。
“這將是強制規定,達不到規定要求的項目無法驗收,冰蓄冷市場前景必然看好。我們要加快技術升級,進一步降低設備成本,降低工程造價,使冰蓄冷系統通過降低運行費用,讓用戶切實受益,縮短投資回收周期。”張永銓信心十足,“這些政策未來幾年內定能撬動不溫不火的冰蓄冷市場,甚至直接改變其走勢。”
高靈能源是在中關村注冊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自2004年成立之日起,始終踐行低碳環保理念,以全球尖端的技術和一流的專業水準,全身心地投入到節能、蓄能、轉能這片廣闊天地,致力于中國節能蓄能領域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不僅成為以節能蓄能為中心的聯合能源的創立者,更成為全球唯一的專業冷能源供應商。
在節能蓄能技術研發方面,高靈能源投入巨資,堅持走自主研發、合作研發的道路,在擁有一支優秀對自主研發團隊的同時,先后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熱能研究所、武漢大學、中科院再生能源研究所加強交流與合作,將國內知名高校、研究所的技術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并在此 程中培養、鍛煉了一批青年骨干,為我國蓄能節能技術和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現旗下擁有冰蓄冷技術、聯合能源系統整合技術等多項自主創新技術,其中14項已獲得國家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