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經濟每月談上,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傅成玉表示,由于流動性、美元弱勢、人民對美元貶值的預唬總體來看油價會持續上漲。
傅成玉說,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大宗商品 價格經歷了從暴跌到暴漲的大逆轉。石油是大宗商品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要想理解其價格背后的推動力,需從全球經濟總體發展和全球經濟格局變動來看。
第一,現在石油價格上漲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更是金融危機中世界各國政府攜手治理危機的一個自然的結果和發展過程。經過調整,全球經濟形成了新的世界經濟結構的格局——貿易格局,同時,獨立的金融體系正在形成,虛擬經濟就成了金融領域的一個主要支撐。
第二,全球經濟結構鷲后,全球的經濟治理卻沒有發生任何變化,所以導致了全球經濟新的不平衡。這些年來一個重要的現象是,石油價格的上漲并不是由于供需關系的需求拉動的增長,這個增長是由于流動性過度泛濫導致的。
另外,從長期來看需求將主導油價。這就是現在新一輪工業化,大量人口在短時間內實現工業化,對資源、能源的消耗是不可想象的。迄今為止,經合組織國家11.5億人口消耗世界資源,如果就石油來說,消耗了世界石油的53%。
傅成玉期間提及,現在全球的發達國家平均每人每年消耗17桶原油,中國是2.35桶,美國是22.18桶,是中國的近10倍。如果發展中國家把消耗水平提至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的1/3,那么,全球的石油增長量每天就需要2000萬桶,這種情況下油價是不可能下來的。由于流動性、美元弱勢、人民對美元貶值的預期腫芴謇純從圖凼腔岢中上漲的。
“所以,在這個領域里,我們不僅要大力發展清潔衷礎⒙躺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更重要的是節約資源”,傅成玉說,“我們有非常大的潛力進行節能減排,一個是能源生產方式和不同能源形式轉換過程中的效率太低,需要節約,提高能源資源的使用效率;另一個是能源消費方式,特別是從城市到社區、單位、各個家庭,在能源消費上的浪痔乇鶇螅這個領域仍然有非常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