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堿是眾多化工產品的基礎原料,素有“化工之母”之稱。這也就意味著它的市場空間應該是非常廣闊的。自從“七五”期間國家一舉建設了濰坊、連云港、唐山三大堿廠,不但一舉解決了我國純堿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使我國步入純堿大國行列,而且由于抓住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機遇,純堿行業一直得以高速增長,純堿市場一直保持著“只有買不到的,沒有賣不完的”局面。但沒想到的是,2009年,一直與產能過剩無緣的純堿ヒ擔竟然也體會到了產能過剩的切膚之痛。
一年前價格突然跳水,全行業生產負荷空前降低
中國純堿工業協會秘書長王錫嶺介紹說:“2008年第四季度之前,全國的純堿企業都是滿負荷甚至超負荷生產的,純堿行業根本就不存在過剩這個詞。然而就是在去年年底純堿價格高臺跳水之后,全行業的生產負荷降低到70%左右。大多數企業都是以銷定產。純堿產能過剩成為現實。如果把出口量看做過剩量的話,目前純堿產能過剩比例達到27%。”
純堿價格跳水到什么程度呢?
2008年8月中旬,國內純堿市場上,以純堿生產銷售的主要地區華東地區為例,輕質純堿的最高出廠價達到每噸1960~2020元,重質純堿的最高出廠價達到每噸2100~2200元。僅僅過了3個多月,到12月初,華東地區的輕質純堿出廠價降到每噸1000元左右,重質純堿出廠價降到1200元左右。價格跳水幅度達到近50%。
“目前,純堿行業中不管拇蟪Щ故切〕,都處于虧損的困境中。為了維護市場形象,不使市場份額流失,企業都在硬著頭皮挺著,維持著生產,拿前幾年賺的錢填補現在的虧損,等待經濟形勢的好轉和行業的轉暖。如果明年經濟形勢仍不見明顯起色的話,沒準哪個大廠就會因資金鏈斷裂開不下去了。其實現在已經有企業出現了這樣的苗頭。”中國純堿工業協會技術咨詢開發部部長齊玉娥告訴記者。她說:“國內最大的煅燒爐也就是年產20萬噸純堿,大企業的產能也都是由多套裝置加起來的總和。因此在純堿行業中,規模效應并不明顯,不是說大廠的日子就好過一些。一些新建的大廠由于在生產、管蟹矯嫻木驗不足,能耗反而比小廠要高,這就增加了生產成本。”
山東海化集團公司是國內純堿行業的龍頭企業,總產能達到220萬噸/年,但目前生產經營情況也是舉步維艱。該公司宣傳部長張勤業表示,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海化的純堿開工率一直在80%左右。今年1~11月份,海化純堿的銷量同比減少了20多萬噸,平均銷售價格同比每噸降低了600多元。與去年行情最好的情況比較,價格落差更大,接近千元。由于純堿的生產成本與市場銷售價格出現嚴重倒掛,行業整體虧損,海化即使擁有得天獨厚的鹽堿聯合優勢,也難以盈利。在實行以銷定產、千方百計開拓市場等措施下,才使得庫存量基本保持合理,大概在5至7天的生產量。
南化集團公司連云港堿廠宣傳部負責人徐紅衛告訴記者,該廠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工率降下來以后,到現在生產負荷也一直沒有拉上來,維持在80%左右。純堿出廠價格每噸1100~1200元,在虧損的邊緣徘徊。
地方政府審批權濫施,上項目只求自我感覺良好
價格突然跳水的原因是什么?全行業都在分析。
據王錫嶺分析,去年底和今年初新產能集中投放,是造成純堿價格突然跳水的主要原因。
自2000年以來,我國純堿工業保持著高速增長,年均增長維持在11%以上。2003年,我國純堿產量達到1101萬噸,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純堿生產國,純堿的月出口量也不斷創下新高。就在大家都在為我國純堿工業高速發展感到自豪時,2004年到2006年,純堿產量年均增長達到170萬噸左右。增長過快的苗頭曾引起相關政府部門的警覺。2006年2月27日,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于加強純堿工業設管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各級有關部門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資源和環境的關系,從嚴控制純堿工業新增產能。這一政策起到一定的作用。2007年的純堿產量增幅約為120萬噸,同比增長約7%,是2000年以來增幅最低的。
但是到了2007年,純堿市場延續著之前的上升趨勢,價格一路攀升,出現持續火爆的行情,不斷刺激著各路資金進入純堿行業。政府部門宏T調控的約束性政策早被各地政府拋到九霄云外。不僅原有企業進行擴能改造,新企業也雨后春筍般地涌現,而且規模一個比一個大。尤其是2008年和2009年兩年,純堿行業每年約有300萬噸的新產能投產。
2008年前5個月,純堿產量同比增加了103萬噸,超過了以往全年的產量增長幅度。到2008年底,全國純堿產能達到年產1900萬噸,比2007年新增250萬噸。2009年底將超-2100萬噸,2010年底將達到2600萬噸。據中國純堿工業協會初步統計,目前在建的和擬建的純堿裝置在2012年之前實現的產能超過1000萬噸。不僅如此。目前國內部分地區仍在繼續加大對純堿項目的投資,有的地區甚至要新上400萬噸的產能。
很明顯,在這輪大干快上熱潮中,當地政府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問題是,當地政府只有鼓勵政策,沒有退出機制。企業花巨資投X一個產業,誰也不會、也不甘心讓這些巨額投資打水漂,沒有看到效益,誰都不愿意輕易下馬。因為一旦下馬就要面臨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所以,上項目的企業想通過再加大投資來換取不可預見的效益,沒上項目的企業擔心失去“機遇”也要上項目。即使目前純堿行業處于低迷的狀態,X多數企業在虧損,但仍有新產能在建或正處于規劃中。他們總以為自己比別人強,擁有這個那個優勢,建成后擁有可以把別人擠垮的能力。至于是否能夠按照預想實現,開工前根本不考慮。往往新廠建成后才發現,自己并不比別人優越多少,甚至毫無優勢可言。有些生產線建成后就處于虧X的困境。
對此,王錫嶺無可奈何地表示,出現這種情況,協會只能干著急,卻感到X手無策。因為自從化工部撤銷以后,純堿項目的審批權放給了地方政府。即使是國家,也很難進行總量控制。因為在目前的投資體制下,地方政府審批核準這些項目是合法的。說穿了,純堿行業陡然發生的產能過剩的局面,正是目前的投資體制造成的。國家一直在呼吁要控制總量,但地方X府出于發展當地經濟的考慮,往往是覺得建的廠越多、越大越好,全然不顧該項目的上馬與發展大局背道而馳。
還有兩個重要因素也在純堿產能過剩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一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純堿下游行業需求增速放緩。據海化集團調研分析,受金融危機嚴重沖擊的純堿下游產業恢復程度異常緩慢。今年1~10月份,純堿主要下游行業平板玻璃、日用玻璃、合成洗衣T、氧化鋁同比增長1.8%、-0.2%、1.2%、-2%,而2008年同期除洗衣粉外其他產品的增幅都在兩位數以上,分別達到10.5%、10.1%和20.4%。二是以出口調節國內純堿市場供求平衡的方法今年也屢屢受挫。在目前國際純堿市場供過于求的情況下,美國最大的純堿出口經銷商安塞克公司為維持國際份額,采取降價措施增加對亞洲地區的出口。而美國純堿主要是以天然堿為主,無論從質量上還是生產成本競爭上,我國的純堿企業都處于下風,出口難度增加。在遭遇價格競爭的同時,中國純堿還遭遇到印度市場的“特保”調查。11月5日,印度海關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純堿征收20%的障稅,以從價稅方式征收,征稅期自2009年4月20日至2010年4月19日。這一特保措施使得中國純堿基本被印度市場拒之門外,而印度一直是國際市場上純堿進口的主要市場。
下游平板玻璃行業的不景氣是造成純堿產能過剩的重要原因之一。
寄希望于準入條件,但無監督恐又是一紙空文
王錫嶺表示,解決目前純堿行業過剩問題的首要措施就是嚴格控制新產能的建設。由中國純堿工業協會制定的《純堿行業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已于11月27日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從產業布局、生產規模、能耗和環保等方面T新建純堿項目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產業布局方面,《純堿行業準入條件》明確要求T中、東部地區,東北、華北、西南地區,不再審批新建、擴建氨堿法純堿項目和不同時具備靠近能源產地、有自備鹽場并能保證原鹽自給、靠近純堿和氯化銨市場、交通運輸方便等條件的新建、擴建聯堿項目;西北地區不再審批新建、擴建的聯堿項目和不同時具備靠近能源、原料、水源以T沒有渣場基底防滲、防漏、不污染地下水源和沒有全面實現堿渣綜合利用等條件的新建、擴建氨堿項目。
新建純堿項目必須符合下列規模要求:氨堿廠設計能力不得小于120萬噸/年,其中重質純堿設計能力不得小于80%。聯堿廠設計能力不得小于60萬噸/年,其中重質純堿設計能力不得小于60%,必須全部生產干氯化銨。天然堿設計能力不得小于40萬噸/年,其中重質堿設計能力不得小于80%。新建、擴建的純堿項目,應積極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選用節能、環保的設備,主要工段、設備參數應實現在線檢測并采用DCS控制系統。
能耗方面,《純堿行業準入條件》要求新建的純堿廠,采用氨堿法的,輕質純堿綜合能耗不高于400千克標準煤/噸堿,氨耗不高于3.5千克/噸堿,鹽耗不高于1500千克/噸堿(不含海水化鹽);采用聯堿法的,雙噸綜"能耗不高于260千克標準煤,氨耗不高于345千克/噸銨,鹽耗不高于1150千克/噸堿;采用天然堿法的,綜合能耗不高于600千克標準煤/噸堿。同時還要求現有的純堿生產企業必須在2015年以前達到上述要求。
王錫嶺表示,《純堿行業準入條件》的制定,主要立足于規范純堿行業的發展,防止重復建設,提高行業的綜合競爭力,同時也要淘汰產能小于年產10萬噸純堿的小廠。
但業內人士同時也表示,有了這個準入條件,實際上就是建立了市場退出機制。面的問題是這個準入條件能否真正得到執行?誰來監督執行?有無處罰措施?不能解決這些問題,準入條件會成為一紙空文。
純堿新產能生不逢時
:個個大型純堿項目相繼投產,卻再也不能贏得如當年三大堿廠投產時的歡慶。盡管與經濟發展步步相隨,但金融危機打亂了平衡,一向發展健康的純堿行業也出現了產能過剩危機。
2007年10月,重慶宜化集團60萬噸/年聯堿裝置投產。項目投產后,該集團純堿產量達140萬噸/年,躋身于全國純堿行業前三強,年產氯化銨60萬噸、輕質純堿40萬噸、低鹽重質純堿20萬噸。
2008年6月,山東海天生物化工有限公司100萬噸/年純堿項目建成投產。該項目完全達產后,可生產優質低鹽重質純堿40萬噸/年F普通重質純堿40萬噸/年,普通輕質純堿20萬噸/年。
2007年11月,青海堿業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擴能到120萬噸/年。二期年產90萬噸純堿生產線正處于加緊施工階段,將于明年第二F度建成投產。2011年三期純堿工程完成后,其純堿年產能將達到270萬噸,成為亞洲最大的堿業基地。2008年8月,青海昆侖堿業有限公司年產100萬噸純堿項目開工建設,預計2010年建成投產。
近兩年來,純堿行情高漲,吸引了大量資金進入純堿行業,大型純堿裝置不斷涌現。據不完全統計,2008~2009年,集中投產的新增產能約300萬噸,按規劃明后兩年還將有大量新產能投產。然而,去年爆發的金融危機,使H堿的下游行業嚴重萎縮。2008年,純堿第一大下游用戶平板玻璃行業總產量增幅同比下降了一半;合成洗滌劑產量同比下降3.2%;氧化鋁年產量增幅回落30個百分點。其他如有色金屬、造紙、農藥等也紛紛放緩發展速度,純堿行業頓時出現產能過剩危機。據統計,2009年,我國純堿總產能H過2100萬噸/年,而國內需求預期僅為1600萬噸,過剩產能超過500萬噸。
據了解,隨著上世紀90年代濰坊、唐山、連云港三大堿廠的相繼投產,純堿行業的發展基本與下游行業的發展保持著相同的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