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獲悉,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已在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框架下正式成立,標志著兩岸經濟關系制度化有了重要進展。據海關最新數據統計,2010年1~11月,兩岸貿易達1317.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7%;大陸自臺進口1051.0億美元,大陸對臺出口266.6億美元,化學制品、化工材料、塑料制品、輪胎等成為兩岸投資與貿易的合作目標。
石油化學工業是兩岸重要支柱產業,更是兩岸經濟合作的重點行業。臺灣地區雖油氣資源匱乏,但石化產業競爭力較強,煉油能力達6550萬噸/年,乙烯產T超400萬噸/年,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石化產品出口基地之一。2009年臺灣石化產品對大陸出口近900萬噸,包括合成纖維及原料、通用合成樹脂和合成橡膠。而大陸石化工業已形成擁有40多個子行業、生產6萬多種產品、門類基本齊全、品種基本配套、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完整工業體系,雙T的經貿往來形成互補關系。目前,兩岸石油化學工業已分別在油氣勘探開發、油品貿易與物流、下游產品貿易、石化項目投資、經營管理等領域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合作。
據了解,為推動兩岸石化產業向縱深發展,去年中石油、中石化、中國海油、中國中化等企業和臺灣“中油”、臺塑等企業有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同時,中石化、中國中化還在臺灣成立了辦事處。而在大陸的臺灣企業如臺塑集團、和桐、長春集團、長興化工、臺達化工、奇美集團、國喬集團、聯成集團知名企業等均在大陸投資并取得良好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