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內蒙古、寧夏、陜西等電石主產區紛紛發布預警調控通知,指令前期要求停產而沒有停產的電石企業立即無條件停產,甚至一些達到產業準入條件的電石企業,也要隨時奉命停產。
據了解,最近內蒙古自治區政 明確要求,對電石、鐵合金接近限產指標的盟市,由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列出停產、限產企業名單及停產、限產時間,通知當地供電部門執行;對不按時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盟市、企業實行項目限批;各盟市對本地區執行臨時差別電價、超限額加價政策情況進行自查自糾,價格主 部門進行專項檢查;建立全區用電旬報制度,內蒙古電力部門按旬上報全社會用電量及增幅,超警戒線時及時向自治區政府報告;各盟市要制定本地區月度用電量警戒線,超警戒線的,按照工業行業單位GDP能耗水平依次限產限電。
在寧夏的電石主產區中衛市、吳忠市以及石嘴山市,最近都開始對電石生產企業執行嚴格的限產措施。在石嘴山市,除了具有下游產業鏈的企 ,所有電石企業全部停產。
在陜西電石主產區神府地區,神木縣政府要求縣內所有 石廠從10月底起停爐停產。神木縣共有電石生產企業31家,電石產能占到陜西全省產能的2/3以上。而臨近的府谷縣政府也對縣內高耗能企業實施停電停產,其中包括6家電石企業。
“十一五”規劃確定我國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標,“十一五”前4年,全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達到15.61%。按照平均每年4%的減排指標測算,進入2010年節能減排的壓力進一步增加。國家統計局11月18日公布了前三季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單位GDP能耗降低率,其中寧夏等4省區單位GDP能耗繼續上升,完成節能指標形勢嚴峻。因此,這些電石大省為完成節能任務不惜對電石等耗能企業采取一刀切停產停電等非常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