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從多位接近國家發改委的人士處獲悉,“十二五”節能指標已經初步確定,在2005年的基數上,將目標定在18%。
之前,包括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和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等在內的智庫,分別提出了20%和18%的方案,亦有其他機構提出了15%的建議。“國家發改委通過平衡,基本上傾向于18%。”一位參與國家發改委節能指標制定討論的專家對本報記者透露。
“十二五”節能目標的分解方案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分解方案將延續“十一五”期間按地區分解的方法,同時亦將行業分解和時間分解納入考慮之中。
“行業節能在‘十一五’節能目標分解時,也曾考慮過,但最終未能通過。”前述專家對記者表示,“‘十二五’期間國家要大力推行結構減排,所以行N分解勢在必行。”
節能目標之辨
鑒于對“十一五”節能指標完成效果的不同評價,所以不同智庫提出的“十二五”節能目標也有所不同。
提出20%的樂觀者認為,由于節能作為約束性指標在“十一五”期間是第一次提出,各地官員的認識沒有提高上去,在執行過程中出現“前松后緊”的狀況,所以盡管今年出現了拉閘限電等極端現象,但整體來看,“十一五”期間的節能空間依然很大,其節能效果和空間將在“十二五”期間體現出來。
比如,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姜克雋的研究,不少能耗大省其高耗能產業在“十一五”期間已經接近峰值,在“十二五”期間不會出現明顯增長,“這就意味著節能空間很大。”
從他看到的各地制定的“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有一些省份已明確提出不再發展高/能產業,“如山東已明確提出水泥行業在“十二五”期間不會再增長,當地官員認為,發展速度還會降下來。”
“因此,20%的目標并非沒有依據的激進目標。”姜克雋表示,“只有把目標定得高一些,才能完成得高,定得很低,從‘十一五’到‘十二五’的節能節奏也會被打亂。”
對此,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執行主任張希良也深表認同。“節能目標最好不能低于20%,否則2020年碳減排的目標也無法完成。”
根據他的測算,如果“十二五”和“十三五”都保持20%的節能目標,那么就意味著到2020年節能目標將完成48.8%。由于碳強度減排80%都靠節能,再加上可再生能源的減碳效果,48.8的節能數據換算成碳強度數據,將略高于48.8%。
“我們必須保持這樣的節奏,碳減排目標才能完成,否則取乎其中,只能得乎其下。”WWF應對氣候變化主任楊富強對記者表示。
但也有一些學者并沒有如此樂觀。他們認為,“十一五”節能已經如此艱難,在工業發展的現階段和水平上,越到后面節能越難,因此“十二五”和“十三五”的節能目標只能逐步放緩。
典型者如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中國進入中等收入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大概還需12年L間,這個過程將推動大規模城市基礎設施和住房建設,需要大量水泥和鋼材(4533,-3.00,-0.07%),因此高耗能產業的增速不會降下來。
對此,楊富強認為,即便這個增速不會降下來,但和“十五”和“十一五”期間相比,其速度會逐步放緩,所以節能的空間不容低估。
他進一步指出,“十一五”期間節能之所以顯得如此艱難,還與當時的分解方法不科學有關,“如果方法科學的話,節能效果會更好一些。”
指標分解方法:地區+行業+時間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謝振華曾公開表示,對“十一五”節能指標的分解,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在“十二五”期間將根據各地的資源稟賦、發展水平和技術上的能力,進一步完善“十二五”能源強度指標。
根據《“十一五”期間各地區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標劃》,吉林單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下降30%,山西、內蒙古下降25%,山東下降22%,云南、青海下降17%,廣東、福建下降16%,廣西下降15%,海南和西藏下降12%,其他省份降幅均為20%。
這個指標分解結果的問題十分明顯,首先東部、中部和西部的區域差異沒有體現出來。“東部沿海地區的省份和上海、北京這樣的以服務業為主的城市,按照他們有錢有技術,應當多承擔一些節能任務,但在“十一五”期間他們的任務定得太低;相反,中西部一些急待發展的重工業或者落后地區,任務定得又偏高。比如,你讓寧夏那樣的重工業城市和北京上海一樣完成20%,他們的壓力會有多大就可想而知。”楊富強認為。
正在參與“十二五”節能指標分解方案研究工作的清華大學張希良教授指出,“十二五”期間將 力會避免上述問題,同時包括浙江、寧夏、云南和河北等在內的這些省份都是20%的一刀切做法也要改變。
“目標分解的原則要體現責任、能力和潛力,體現分配的公平和科學。”張希良認為,“每個省的情況不一樣,其經濟狀況、投資水平、技術能力以及技術減排和結構減排的潛力都差別很大,分解的目標必須體現這種差異,理想的狀況是每個省的指標應該都不一樣。l
在地區分解之外,行業分解也將納入考量當中。記者了解到,為了完成“到2020年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5%左右”兩項承諾,國家能源局通過預測確定到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倒推出2015年的能源總量目標。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江冰預計,到2015年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可以控制在40-42億度標準煤。“通過地區分解這一目標難度很大,必須推行行業分解,通過為高耗能1業設置節能指標,才能促使結構調整。”江西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長范敏對記者說。
記者了解到,工信部、住建部和交通部分別在制定工業、建筑和交通行業的行業節能指標。“這個指標還需要進一步細分,比如工業這塊,鋼鐵、水泥和電力這些高耗能產業各自承擔多少,需要明確。行業協會要積極配合起來,幫助企業完成政府制定的節能指標。”楊富強對記者說。
此外,節能指標分解方法還必須考慮時間的因素。除了五年的一個整體目標之外,=夥椒ㄊ欠褚燦Ω酶出各省市每一年的節能目標建議?
“比如,2011年和2012年,6嗍〉腉DP增速還是較快,那么其節能目標設置就可以先低一點,后面三年的目標設置高一點。”張希良說,“當然這種‘前松后緊’是有科學依據的,和“十一五”期間人為的‘前松后緊’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