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家火電廠或水泥廠的老板,有人對你說,我帶人才、技術、設備給你進行煙氣脫硫或除塵,而且錢也不用你出,你愿不愿意干?相信你會說"YES"!
如果他進一步說,你取得了節能效益,他投入的設備全部歸你放心使用,相信你更會拍雙手叫好:"這種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誰不愿接?"
這樣的餡餅已經出現,就是合同能源管理。在24日舉行的"山東-美國工業能效研洽會"上,這一清潔能源合作方式成為最火爆的討論話題。
節能效益顯著
合同能源管理發韌于美國、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通過專業化的節能服務公司與愿意進行節能改造的客戶簽訂節能服務2同,并與客戶分享項目實施后的節能效益。
1996年6月,山東省節能工程有限公司(后更名"山東融世華租賃有限公司")成立,是山東省第一家專業節能公司,也是為實施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2國節能促進項目"而成立的全國三家示范節能服務公司之一。十多年來,該公司利用世界銀行貸款2100萬美元、全球環境基金贈款500萬美元以及商業貸款,為60多家企業實施了90多個節能項目,累計節能228萬噸標準煤。
這一示范帶動激發了企業節能減排的積極性,一大批水泥、鋼鐵、煤炭企業紛紛引進這種不用花錢就能受益的節能減排機制。
推廣步履蹣跚
作為以重工業為主的經濟大省,山東省節能減排的任務十分艱巨。據山東省節能辦主任鄭曉光介紹,去年山東省消耗了3億噸標準煤,占全國的1/10;山東"十一五"的節能目標是萬元GDP能耗下降22%,但截至2008年只下降了13.8%;山東的工業能耗占全部能耗的80%,其中重工業占60%以上……
一方面,節能減排任務艱巨,另一方面,合同能源管理在實際運作中也面臨諸多難題。這種在發達國家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模式,并沒有在我國大行其道;節能服務企業大多步履蹣跚。
有專家認p,這種尷尬的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資金困乏。
"2006年以前,我們主要采用節能效益分享型的合同模式。"山東融世華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紅表示,"但由于項目運作周期時間較長,影響了資金周轉,增加了運作風險,融資難成為新機制推廣和發展的主要障礙。"
融資難讓多數專事合同能源管理服務的公司元氣大傷。濟南天成曾是從事合同能源管理的標桿,也成功地為山水集團等企業進芰私諛芨腦臁5天成也遇到了因企業被兼并,投入的資金至今還難以收回的煩惱。據了解,目前全省從事節能服務的公司約有60家,但堅持合同能源管理的只有不到20家,基本也是"咬牙堅持"。
政府出手破解融資難
合同能源管理企業融資難,主要是因為目前國家對此缺乏相應政策支持。省內多數合同能源管理企業急切呼吁盡快出臺扶持政策。
企業的呼聲得到了省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負責全省節能推廣和節能考核的省經信委、省節能辦正在大力推動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省政府在相關文件中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以合同能源管理和清潔發展機制為主要形式的節能環保服務。"
11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的《山東省節約能源條例》則規定,"省粕棖的市人民政府應當設立節能專項資金,縣(市、區)人民政府可以根據財力狀況設立節能專項資金",其主要用途之一,就是"支持開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節能自愿協議"。
在條例實施前8天,一家頻拇郵潞賢能源管理的企業——山東魯信能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閃亮登場。這家注冊資金7000萬元的節能服務投資企業,有著魯信投資控股集團強大的資金支撐,"我們具有明顯的資金和技術優勢,這樣就可避免單一服務、實現‘集成節能’。"該公司董事長單保成告訴記者。
據悉,魯信能源公司一方面推動同各級政府的合作,積極參與專項節能工程,支持、協助實現區域節能減排目標,配合打造"節能型城市";另一方面,加強與各類能耗大戶、高耗能行業的合作,充分發揮資金和投資管理優勢,推動企業快速實現節能目標,,獲得顯著的節能效益。(張思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