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西北地區除了新疆、甘肅經濟增速與全國水平相當,分別為10.6%和11%,其余各省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內蒙古、陜西、寧夏、青海經濟增速分別為15.5%、14.9%、15.6%、15.3%,內蒙古和陜西因為資源豐富而表現更為搶眼。另外,在調結構、促轉型的形勢下,各省節能減排不容樂觀。
西北資源區增長較快
“西部地區前三季度表現突出的當屬西北,內蒙古和陜西北部主要發展能源、原材料等產業,尤其是內蒙古發展較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與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勇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前三季度內蒙古自治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690億元,同比增速高于全國經濟增速4.9個百分點。第一季度、前兩季度、前三季度經濟增速分別為17.5%、14.8%和15.5%。
內蒙古經濟增速曾連續七年居全國第一,但由于長期以來“一煤獨大”,全區經濟運行中存在下行壓力較大、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難度加大、節能降耗任務艱巨等問題。去年胡春華調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強調不再追求GDP增幅全國第一,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
胡春華表示,內蒙古要在繼續做好煤炭等產業優化升級的同時,大力發展非煤產業特別是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保持好在農畜產品加工等x統產業上的優勢,形成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
陜西省經濟在一季度x好開局、上半年持續回穩的基礎上,呈現“高開穩走、快中趨好”的運行態勢。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43.42億元,第二產業增長最快,達到18.2%。
雖然陜西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但經濟運行的不確定因素較多,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依然艱巨。
各地節能減排壓力加大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后,全區抓住新一輪援疆政策的歷史機遇,前三季度經濟運行呈現企穩回升的良好態勢,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82.76億元。
新疆促工業生產、結構優化升級的步伐正在加快。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71.29億元,增長13.9%,非石油工業對工業的貢獻率達到70%以上,成為工業增長主要動力。
新疆是我國面向中亞的窗口,隨著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發展規劃的正啟動,對外開放水平將進一步加快。前三季度實現進出口總額112.7億美元,增長15.3%。
與此同時,新疆經濟運行還存在一些困難,價格總水平上漲較快,經濟整體回升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節能減排形勢不容樂觀。
甘肅省前三季度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8.6.0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增長最快的是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46.09億元,增長16.3%。甘肅省統計局局長樊懷玉表示,當前全省經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通脹壓力繼續加大,完成節能降耗目標T在較大困難,有色和石化工業增長乏力,多因素制約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
寧夏T族自治區前三季度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58億元,同比增長15.6%。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回落了3.4和1.5個百分點,形成前高后低的格局。
青海省今年雖遭遇玉樹地震,但在工業生產加快、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第三產業增速較快等因素影響下,前三季度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29.3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3%。